首页 人文社会科学概论

第六节 文学的发生与发展

字体:16+-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文艺起源于劳动的理由或者说依据是:劳动为文学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必要前提;原始文艺适应劳动需要而在劳动中产生;劳动生活是原始文艺直接描写的对象;劳动创造了美以及审美观念。

文学的内容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每一时代文学内容的发展变化,各种文学形式、体裁的产生演变,以及历史上各种文学思潮、流派的兴衰更替,究竟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呢,还是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这些问题和文学起源问题一样,历来的文艺评论家也曾提出过各种各样的解答。在所有的答案中,明显地反映着两种对立的文艺发展观。一种认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与社会发展无关的孤立的现象;另一种则认为文学艺术的发展过程,是社会发展过程的反映,并为社会的发展所决定。前者是唯心主义的文艺发展观,后者是唯物主义的文艺发展观。

唯心主义的文艺发展观,一般有三种主要的论点:第一,认为文学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偶然性的过程,文学发展的历史只是少数天才的个人创造的历史。某些资产阶级的文艺史家,就常常用这种观点来解释文学发展的历史。第二,认为文学发展的过程,是某种“绝对精神”“绝对理念”自身发展过程的表现。例如,黑格尔在他的《美学》里,把艺术的发展归结为象征艺术、古典艺术、浪漫艺术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是所谓“绝对理念”自身发展的结果。第三,认为文学发展史仅仅是文学的语言、形式、体裁的演变史,在一些资产阶级学者所写的文学史著作中曾表现出这样的观点。例如,胡适在他的《白话文学史》里,就把中国文学史归结为白话文学的发达史。

与前一种观点相反,一些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文艺家,则自觉或不自觉地认识到:文学是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例如,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的《时序》篇里,就考察了自先秦以来至宋齐间文学的演变过程,指出各个时期文学的发展演变,是由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所引起的,如“雅好慷慨”的建安文学的形成,是“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之故,而西晋玄言诗的盛行则导源于“因谈余气”(玄谈)。从而,他得出了“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平时序”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