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年底苏联的解体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戈尔巴乔夫鼓吹的“非意识形态化”思潮与美国意识形态进攻的合力在导致苏联解体上起了极其恶劣的作用,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苏联作为从十月革命中诞生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过成功地建设社会主义和第二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再到20世纪50年代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苏联社会主义毕竟只经历了几十年历史,“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带有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特别是苏联高度集中的中央经济管理体制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越来越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而对外日益推行霸权主义更加重了其衰退的过程。苏联需要改革是历史的必然。但是,沿着什么方向去改,是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还是滑向资本主义,却是大有文章,其结果则关系到社会主义苏联的生死存亡。
但是,苏联的某些实践,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实践却离开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指导思想,出现了另外一种景象。1985年担任苏共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在执政的初期还没有公开否定社会主义,并希望通过改革,争取发展生产力。由于各种原因,经济改革难以推动,戈尔巴乔夫便转向政治改革,提出了“更新”社会主义的口号,力求为经济改革扫除障碍。正是在这时,暴露出了这位苏共“二十二大产儿”的真实面貌。他全面彻底地批判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否定几十年来苏联的建设成就,向人们“发出一个可悲的、对(苏联)整个制度进行诅咒的信息”,同时攻击苏联的“意识形态”是改革的“敌人”。以后戈尔巴乔夫的所作所为如前所述,就是自觉地用所谓“全人类共同价值标准”,即占优势的西方价值标准作为指导思想,从而自动放弃了社会主义的方向。1991年“8·19”事件后,戈尔巴乔夫立刻宣布,“从今以后,苏联已经被看作是民主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41],苏联的“物质基础是作为世界经济中的一部分的市场经济,政治支柱是作为全人类民主中的一部分的民主,精神源泉是新思维”[142]。这就是说,这时的戈尔巴乔夫已把苏联从经济、政治到价值观都看作是西方世界的一员了。此后,形势急转直下,戈尔巴乔夫以苏联的名义,针对苏共发布一道又一道命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非党化”。苏共机构被查封,财产被没收,报纸被停刊,档案被封存,共产党人遭到种种迫害。苏联各共和国纷纷宣告独立。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去总统职务,同日,曾叱咤世界风云数十年的大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