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史官、史氏与南宋社会

七、史氏宗谱

字体:16+-

(一)史氏家谱的分支

家谱是维系家族关系的重要现象。欧阳修就非常重视家谱的修撰,他认为:“以忠事君,以孝事亲,以廉为吏,以学立身”是做人的本分。[1]史氏家谱的名称各不相同,有的称宗谱,有的称族谱,也有的称为家乘。大家庭下的又有总谱、分谱和支谱之分。

一般认为,各地正式的谱牒创制于唐太宗时期。当时,他们采取“退新门列旧望,左膏梁右寒畯”的办法,统计出当时社会上共有一百九十三个姓,一千八百九十一家,由此归类成为宗族,让后世可以在此为基础写成族谱。

追溯史氏家族编写家谱的时间,最早可以上溯到两晋时期,较其他家族要早。可能与从事历史记载的工作有关,史氏家族的人们养成了以时间顺序记录事情的习惯。352年(东晋永和八年),史氏家族的十三世孙、宁庙朔将军中郎将史援,字道济,就立了一个庙碑,简单地记述了史氏家族最早的世系,追述了以官为氏的简要历史,实际上也为史氏家族溧阳宗谱开了首篇。史氏家族在当时社会中也是一个重要的上等的最早的姓。

史氏家族各支在历史上都曾多次修谱,目前留存于世的就有50多种,分布在全国各地,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这些家谱基本上能反映出史氏家族三个阶段、三大宗谱的概貌。比如:

1.溧阳与吴中系统

现有家谱中属江苏地区吴中和溧阳系统的有:《史氏吴中派族谱》、《史氏吴中派文献谱》、《吴中派史氏家乘表传》、江苏淮安的《迁淮史氏宗谱》两种、(江苏丰县)《古丰史氏长房族谱》、(江苏江都)《邵埭史氏重修宗谱》、(江苏江都)《史氏宗谱》、《常州史氏族谱》、(江苏常州)《史氏宗谱》、(江苏溧阳)《史氏务本堂支谱》、(江苏溧阳)《史氏宗谱》、(江苏江阴)《澄江史氏世谱》两种、(江苏宜兴)《男留史氏宗谱》、(江苏宜兴)《史氏宗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