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深火热在美国:真妮的北美生活故事

真妮告诉(代序)

字体:16+-

津子围[1]

我第一次读真妮这部书稿的时候,是在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的间隙。听着具有个人表达风格而无实质新意的学术观点时觉得实在无聊,回到宾馆房间,打开这部书稿翻看起来,常常被里面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逗得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能把一个故事讲得有意义——起码自己觉得有意义,是相对容易的事情,而把一个故事讲得有意思,风趣、幽默而又不乏质感就比较难了,尤其是能在轻松、诙谐的状态里表达深刻的思想,这就是讲述的最高境界了。真妮达到了这一境界,至少是我目前看到的一位。

我觉得真妮是用讲述或者直接用“告诉”来和读者沟通的,这同时也成为她个性化的表达符号,并且区别了讲故事或者叙述这样的方式。那么,真妮告诉我们什么呢?真妮在北美生活了十五年,她的生活经历被切割成了几块儿:童年的故乡,受高等教育以及工作的十几年,海外侨居的生活。如果简单地划分成三块儿的话,很显然,三块儿的写作资源是在北美生活之后加以关照和整合的。前几年,我听说北美华人作家中,真妮挺火的,坦率地说,那时候我对“北美”这个概念还是模糊的,比如我把“北美”理解成美国的北部,后来专门查了资料,才知道“北美”是“北美洲”的范围,东至圣查尔斯角(西经55°40′,北纬52°13′),南至马里亚托角(西经81°05′,北纬7°12′)。很显然,“北美”属于外来语,尽管这个外来语是中文的方式,按照我们学术界习惯的划分方式,我们一般不会用那个概念,就像直至今天,“东北亚”文学也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梳理一样。

很显然,“北美文学”是华语文学的新现象,这个现象背后的意义也许需要时间的淘洗,但“发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了。真妮作为北美华人作家的一员,她对于北美的理解是深刻和客观的,又是敏锐而细微的,我曾这样揣测,也许正由于她“第三方”的视角——离开了原有的生活资源,而又不能对新大陆文化植入骨髓般地融和,所以才产生了超脱的和自由的表达。当然,这种表达的超脱和自由也是有界限的,比如,她更多的注意力还是在汉语语境范畴内的人、事、物上,即使介绍北美,目的指向也是汉语为载体的阅读群体,文化基因决定了她的心还停留在实体的故乡以及虚拟的故乡里。也即“一个人在有了某种归属感的同时又有另一种归属感作为陪衬”([加]诺斯洛普·弗莱:《现代百年》)。在真妮的笔下,既有大量的对中国现实的关注,也有她自己以及周遭中国人在北美遭受到的文化冲击,比如把对方的名字叫成“杀人犯”而不自知,正规社交场合穿错衣的尴尬,小留学生被人怀疑成同性恋等等,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例,真妮将美国文化的细微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种跨越文化版块的写作方式使得某种新的表达文体所呈现的价值成为可能。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