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听万里乐:穿洲越岭乐旅见闻

登上金色大厅 反思民乐交响[1]

字体:16+-

[1] 2002年2月7日至18日,奥地利维也纳,德国德根道夫、慕尼黑。

1994年7月首次到访维也纳,并未有机缘去金色大厅朝圣,在慕尼黑听一场音乐会的机缘亦失去。事隔八年后的2002年岁晚,维也纳的街道图完全无改变,室外的严寒和当年炎热的夏天却是很大的对比。不过,这次随同香港中乐团公司化后首次外访所见所闻,无论是在维也纳,还是随后在德国小城德根道夫和慕尼黑,气氛都无比热烈,与室外的寒冰同样是很大对比的场面。这些令人难忘的场面,让随团采访的笔者对外国听众欣赏民族乐团的演奏有了很不同的看法。

多方心理压力 音响带来困惑

香港中乐团此次德、奥之行,困难其实不少。首先是行程横跨蛇年到马年,正是香港人欧游度岁旺季,机位极度紧张,乐团上下过百人,要分批出发,分批返港,大大增加了行政上的工作。当然,更大的困难是怎样去克服此行所面对的心理压力,以求能演出应有的水平。

心理压力来自几方面,首先是重点演出在世界闻名的维也纳乐友协会音乐大楼中的金色大厅(Goldenersaal)。音乐史上无数大乐队、大指挥家、伟大作品都和这个音乐殿堂关系紧密。在此之前,自1998年开始,在这个大厅举行过四年的“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登临演奏过的已有北京的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和上海民族乐团,珠玉在前,先入为主,都会对后来者构成特别大的压力。“考牌”的紧张感觉也就自然产生了。

至于外国人能够听懂此类大合奏的民族音乐吗?演出安排在星期日(2月10日,亦正是中国的小年夜)上午十一时举行,在星期日要到教堂礼拜的城市来说,有什么听众会来听呢?这些问题,更构成不少悬念。但更大的困惑是在演出前的两次排练,马上发觉以音响闻名的金色大厅,对大型民族乐团的音响来说,有欠理想;低音和高音都有消减现象,打击乐及唢呐、管等乐器的声音,往往将弹拨乐掩盖;不过,音响的敏感度却很灵敏,为此,较强的乐队齐奏时,声音的强度便变得有点夸张,紧促。同时,在舞台上的指挥和乐师所听到的乐音回响,则较为混浊,此对演奏员的心理影响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