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听万里乐:穿洲越岭乐旅见闻

卡耐基堂朝圣 见证新曲诞生[1]

字体:16+-

[1] 2006年5月6日,美国纽约。

早于20世纪60年代接触“古典音乐”之时,卡耐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已是仰之弥高的音乐圣殿。20世纪80年代看到1947年拍摄以卡耐基音乐厅为背景的音乐爱情故事电影《乐府春秋》(Carnegie Hall),世界顶尖音乐殿堂的感觉就更为强烈。该电影充满伦理人性的情节固然无比感人,但像海费兹(Heifetz,小提琴家)、莉尼庞丝(Lily Pons,花腔女高音)、鲁宾斯坦(Rubinstein,钢琴家)、莱纳(Fritz Reiner,指挥家)、史托高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指挥家)等十多位独当一面的名家大师活现银幕,演出世界名曲的迷人风采,就更让爱乐者数十年仍津津乐道。电影中卡耐基音乐厅的开幕盛典,柴科夫斯基首次访美,亲自指挥纽约爱乐乐团,演奏他自己的《第五交响曲》的“历史性”画面,就更是长久以来,直到今日仍然在脑海中难以磨灭的镜头。(电影中的柴科夫斯基当然是另一位指挥家)。

乐评座位安排 仍然保持“传统”

事隔20年后首次到访纽约,竟然机缘巧合,得临此一音乐圣殿,听到奥菲斯室乐团(Orpheus Chamber Orchestra)的音乐会。颇有夙愿得偿的兴奋!

2006年5月首次到访纽约,事前完全没有要到卡耐基音乐厅朝圣的心理准备。抵达纽约后,联络到中学时的学长李正欣,在她安排下,机缘巧合地有了第一次卡耐基音乐厅的朝圣之行。

当日(5月6日)下午看完大都会歌剧院亨德尔的歌剧《洛德莲达》(Rodelinda)当晚便到卡耐基音乐厅朝圣。其中有些细节印象颇为深刻,其中一点是音乐厅安排的赠票位置,果然是在堂座中央偏右的走道边。如此安排,既是音乐厅和乐评人双方建立默契关系的“传统”,其中更存在着一定的“学问”。原来纽约报业媒体,特别是“大报”,如《纽约时报》,都极为重视音乐会、音乐剧等演艺评论,音乐会演出后翌日便会刊出相关评论,乐评人往往不会听“Encore”加奏便退席,赶回家(更多的是到报馆)去写乐评,好能在截稿前将评论写好发刊,可说是分秒必争。在这种情况下,音乐厅便很有默契地,将乐评人的座位安排在走道边,好让乐评人不用干扰其他听众,随时退场赶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