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国电影史:插图版

第一节 纪录电影之父

字体:16+-

20世纪20年代在先锋派电影流行的同时,欧美兴起了纪录电影流派。他们回到卢米埃尔拍摄电影的原点,主张拍摄真实记录生活的纪录片。不要虚构情节,不用演员扮演,不能改换地点环境,不要变更生活进程,保持生活的原貌。

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纪录电影,涌现了一批代表导演,其中有四大导演都被誉为纪录电影奠基人。他们是美国的罗伯特·弗拉哈迪、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苏联的吉加·维尔托夫和荷兰的尤里斯·伊文思。

一、纪录电影的兴起

电影通常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纪录电影是四种类型之一。纪录片与故事片相对,它的基本特点是没有虚构的故事情节,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直接反映生活。

1.纪录片的特点

“纪录片”(documentary)一词由英国纪录电影学派的创始人约翰·格里尔逊首先在英语世界提倡使用,最早出现在格里尔逊评论弗拉哈迪的第二部影片《摩阿纳》的文章中,刊登在1926年2月8日纽约《太阳报》上。格里尔逊在《纪录片的首要原则》里,把所有根据自然素材制作的影片都归入纪录片的范畴。他说:“是否使用自然素材,被当作区别纪录片与故事片的关键标准。凡是实地拍摄的影片都被称为纪录片:无论是新闻片还是杂志片,无论是旨在漫谈还是旨在结构情节的影片,无论是教育片还是正经八百的科学片。”[1]格里尔逊所说的“自然素材”,指真实的生活素材,直到今天,纪录片仍然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

2.纪录片类型

西方纪录片理论界通常把纪录片区分为两种类型:人类学纪录片和社会活动纪录片。纪录片史把弗拉哈迪的纪录片看成是人类学的纪录片,格里尔逊的纪录片是社会性纪录片。美国学者埃里克·巴尔诺在他编写的《世界纪录片史》中叙述:“弗拉哈迪的纪录片是以较长的篇幅把身居远方却相亲相爱的人群特写下来的肖像片,而格里尔逊的纪录片则是超越个人去反映社会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