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国文学史(下册)

一、生平与创作

字体:16+-

川端康成1899年生于大阪,父亲是个开业医生,爱好汉诗文与文人画。父母亲在其年幼时就双双病故,他与祖父母相依为命。少时,尽管体弱多病经常缺课,但他的学业成绩优秀,显示出过人的才华。中学时期,他对文学的热情越来越高,从《源氏物语》《枕草子》等日本古典作品到白桦派、谷崎润一郎等近现代日本作家的作品,从俄罗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到瑞典的斯特林堡等人的作品,他的读书范围非常广泛。16岁那年,祖父去世,他不得不住到舅父家中,开始寄人篱下的生活。早年不幸和生活环境对川端康成影响很大,作为孤儿,一方面他多愁善感,性格固执;另一方面,他有着独特的对死亡的思考,“深深刻入我幼小心灵里的,便是对疾病和夭折的恐惧”。川端康成的孤独感在他早期的作品中比比皆是,“我都20了,由于孤儿脾气,变得性情乖僻。自家一再苛责反省,弄得苦闷不堪,抑郁不舒,所以才来伊豆旅行。”他的短篇名作《伊豆的舞女》(1926)写一个20岁的高中生“我”感到人生孤寂,独自去伊豆旅行,路上遇到一群巡回演出的江湖艺人,便同他们结伴而行。他们心地善良,人情纯朴,使“我”感到温暖,“我”便与那个天真未凿、烂漫可爱的小舞女之间隐然萌发一种初恋之情。四天后,同那班艺人分手时,“我”那郁结的情怀早已苏解,在甜蜜愉快的感觉中,无端地洒下一把沁人心脾的泪水。小说对“我”的家庭情况及孤寂的因由未做过多的交代,对那班艺人情况也只是简笔勾勒,而主要以含蓄的笔墨凸显了“我”与舞女的心理变化及情感交流过程。这篇小说心理描写简练,意境纯洁美丽,在充满青春的诗意和抒情的气息背后,透露出一抹淡淡的哀愁。

1920年9月,川端康成进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后转入国文科学习。在这个日本最高的学府里,他丰富了对生活和文学的理解,这是其文学生涯的起点。1921年,短篇小说《招魂节一景》在《新思潮》上发表,日本知名作家菊池宽予以高度评价。此后,川端康成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小说、评论以及译文,开始了他的“卖文”生涯。在菊池宽家里,他结识了芥川龙之介、久米正雄和横光利一等日本文坛的活跃人物,川端康成俨然已成为新锐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