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国文学作品选·西方卷(上)(第2版)

薄伽丘

字体:16+-

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生长于文艺复兴的摇篮佛罗伦萨,出生市民阶层,早年诗作大多模仿中世纪骑士文学。他写作的《十日谈》淋漓尽致地描摹了世间百态,表现了很强的新时代精神,被意大利学者誉为“人曲”,与但丁的《神曲》并举。

1384年意大利瘟疫流行,4个月里佛罗伦萨居民死亡过半,薄伽丘逃过一劫之后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开始写作《十日谈》这部短篇故事集。故事的楔子描述了佛罗伦萨大瘟疫期间,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整座城市。为了躲避瘟疫,7位年轻美丽的小姐和3位英俊青年带着仆人离开佛罗伦萨,来到郊外一座别墅里。这里环境幽雅,备有美酒,10个年轻人在一起弹琴唱歌,快乐地生活了10天。他们约定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天共计100个故事,由此得名《十日谈》。在中世纪,死亡是一个具有很深寓意的主题。教会惯于提醒人们现世生活是短暂的,死后的生活才是永恒的,所以人应该关注必死的命运,为了灵魂的永存轻看尘世。但是城内的瘟疫和别墅中的美好青春这一组强烈的对比,隐喻了人们虽然面对死亡,因当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享受现世的美好和快乐。因此,在100个故事中,爱情和诡计占有很高比例。

《十日谈》使用意大利的托斯卡尼方言写成,以文学古典名著为典范,吸收了民间口语的特点,语言精练流畅,俏皮活泼,描写人物简洁有力、微妙尽致。其中许多故事是作者根据历史事件、中世纪逸闻趣事、《一千零一夜》《七哲人书》、法国寓言和街谈巷议等改编而成。选文为第一天的第二个故事,俗称“杨诺劝教”,集中攻击了教会的腐化堕落。在这个故事中,薄伽丘绝妙的讽刺技巧,简洁的叙事手法,以及描摹人物的功力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故事的篇幅虽然短小,却一波三折,结局尤为出乎意料。和《十日谈》中绝大多数故事一样,“杨诺劝教”鲜明地表现了薄伽丘的道德观与爱憎。杨诺和亚伯拉罕两人真挚的友情,善良正直的人品都给人留下了较深的印象。重要的是为人的真实品性,而不是修士的外衣,或者夸夸其谈的论调,薄伽丘用一个趣味横生的故事,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道德讽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