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概论

三、由东西方文本结构理论所思

字体:16+-

通过对东西方文本结构理论的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认可“文学是多层次的”这一看法,各家学说之间的差异集中反映在对文学文本的分层模式上。综合东西方各家文本结构理论,我们大致可以发现一个基本的分层依据,即文学话语自为一层,文学形象另为一层,文学所含的意蕴又为一层。各个层次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暗含着一种逻辑关联。虽然这种划分并没有得到统一,但显然,东西方的学者都认识到文学的多层次性对文学理论有着积极作用,尤其对于“文学性”问题的理解价值巨大。

至于何谓“文学性”,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针对这些争议,大概可将文学性的定义分为五类。俄国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雅各布森对文学性的定义被概括为形式主义定义,得到了不少支持。他在《诗学问题》中谈到“文学科学的对象并非文学,而是‘文学性’,即使一部既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特性”,他历史性地肯定了“文学性”的存在,这对于在文学批评兴起后才成为独立社会活动的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学的客观实体就是文学作品,因此,在俄国形式主义看来,文学作品中就存在着“文学性”,可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解答:“文学性”是如何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多层次立体结构的文本结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与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文本结构的多层次使得文学性被多层次探索的可能性也同时增大了。

文学一旦被看作多层次而立体存在的,那么文学性自然也就充盈在文学的各个层面中。按照我们所发现的逻辑关联顺序,可以认为“文学性”最先存在于文本的话语层面。这是显而易见的,没有话语,文学何处安家?在这里,话音与话义都是构成话语的重要元素,是十分重要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语音的重要性,声音与美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语音对于“文学性”的生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