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及其相关的文学活动进行批评阐释,除了评价作家作品外,它还对文学运动、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予以关注,并总结文学现象中的规律性问题。它既包含审美经验,又富有理性思考。它阐释文学作品的特征,分析作家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技巧,评估文学作品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文学研究中,文学批评必不可少。早在20世纪以前,文学批评就已实质性地存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贺拉斯的《诗艺》、朗基努斯的《论崇高》等理论著作均揭示了文学作品的形态结构和价值意蕴,这其实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直到20世纪,文学批评才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具有系统理论形态的学科,拥有独特的学科品格,不再成为哲学、美学和文学作品的附庸,文学批评的各种流派和理论主张蔚为壮观。
文学批评意味着批评家要对文学作品进行阐释、判断和评价,这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接受方式,但它又不同于普通读者的文学接受,一般读者的文学接受就是文学欣赏,文学批评比一般的文学接受要深刻和权威。普通读者可以凭着自身的兴趣爱好,依据以往的阅读经验,对文学作品予以个人的、随性的评价,而批评家作为文学批评的主体,他们接受过专门的文学批评训练,文学理论知识深厚,文学批评经验丰富,还拥有精准敏锐的文学感悟力。与普通读者的个体化行为不同,它是一种社会化行为,会对整个社会的文学审美活动产生影响,并引导读者的文学评价。
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接受具有以下属性。
其一,文学批评具有相对客观性。文学批评运用抽象思维,通过审美鉴赏,对文学作品予以理论把握和评价。文学批评是一个动态运行的过程,批评家首先要深入体验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然后又要能够置身事外,客观冷静地评判作品的优劣高低,从而概括出某些文学规律。与科学研究类似的是,文学批评从立论到论证、最后至结论,都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合乎逻辑,摆出充分的事实依据,使结论可信。俄国诗人普希金认为:“批评是科学。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它是以充分理解艺术家或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所遵循的规则、深刻研究典范的作品和积极观察当代突出的现象为基础的。”[2]文学批评应具有客观标准,批评家在对批评对象进行批评时应抛弃个人的主观印象和个人感情,做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它的客观性意味着文学批评具有特定的内在规律,文学批评不是他者的附属品,不依附于任何社会力量,政治、宗教、金钱和人际关系皆不能使之与其适应。将文学批评视作阶级斗争的工具曾经流行一时,导致批评家忽视了文学本身的审美性,鼓吹或抨击某种文学思想,令当时的文学界深受其害。如我国“**”期间对十七年文学的无情“棒杀”,文学评论界将政治性凌驾在文学性之上,严重地丧失了文学批评的基本立场,无法准确、公正地评价作家及其作品。当前,中国文学正处于数量“高产”时期,大量的文学新作纷至沓来,批评家们需要不受外界干扰,客观冷静地评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些评论家将文学批评嬗变为商业炒作,或者为了人情关系而对水平不高的作品予以文学吹捧,这都不是真正的文学批评,这种行为只能使文学批评失去原本应有的批判色彩。如2013年余华的新作《第七天》出版后便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写下《余华新作为何“轻”和“薄”》,严肃而客观地评论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