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洗耳恭听:读懂音乐大师

怀念一种声音——弗里恰依唱片记(下)

字体:16+-

DG文献系列出过两张哈斯基尔演奏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片子,其中“莫十九”、“莫二十”、“莫二十七”三首的乐队伴奏由弗里恰依分别指挥柏林爱乐、RIAS乐团和巴伐利亚国立乐团完成。且听“莫二十”,弗里恰依指挥的乐队,一层燥热的火气挥之不去,他像是毫不在意自己的少修饰和多冲动—弗里恰依病前的录音,令人想到他的同胞多拉蒂和索尔蒂,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匈牙利气质—配上哈氏“不施脂粉素颜妆”的自然触键,这一个“莫二十”,真有“粗服乱头不掩国色”的罕见风姿。

“莫二十七”里,弗里恰依强调了乐队的歌唱性,与独奏的应和并没有明显的伤感之意,这叫人想到了他指挥的《费加罗》,如此,他的“莫十九”就像一首简易版的《后宫诱逃》,《唐璜》大可以和“莫二十”对应。弗里恰依是朴拙里见真情,把莫扎特的每个音符都用心唱出,无意于刻意雕饰,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他的心胸得足够开阔,他的处理要善于大处落墨,还要有足够的情感能量,在匈牙利籍的指挥家群体里,这差不多是种共性。文献系列的另一张,收录有德国单簧管演奏家海因里希·戈伊泽尔独奏的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也是弗里恰依病前录音,暖热熏人的乐队氛围里,单簧管无拘无束,纯是平实口吻,却是打动人心的非常演录,完全可以跟伍拉哈的老派经典一较短长,如果拿它对应他的歌剧录音,当是《魔笛》无疑。

弗里恰依的“朱庇特”,严守古典交响曲的节奏与分寸,听着几乎会将指挥给忘却。20世纪50年代伯姆在DG和音乐厅乐团录莫扎特晚期交响曲,也是同样的重法度轻性情,两种几乎同时出现的莫扎特交响曲风格如此相近,背后显露的,该是DG当年以作品原貌为重的古典交响曲录音理念。那几年,像约夫姆、罗斯鲍德他们在DG录莫扎特和海顿,风格也归服同一模式。不过,仔细听简装版大禾花里的海顿交响曲(第45、第95、第98)合集,也能听出弗里恰依跟一众德奥大师讲逻辑、结构和分寸的做法的些许区别,那就是讲音乐肌理的丰腴和弹性,讲乐章间的自然过渡和映衬,讲起承转合的一气呵成和不露形迹,以及音乐里随处可见的会心的喜悦。奥匈曾是一体,所以,多拉蒂成为海顿专家,塞尔和索尔蒂有令人惊艳的海顿交响曲录音传世,本也不足为奇,何况弗里恰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