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虚静声希:音乐品鉴的乐趣

雨晴风细得香迟——格鲁米欧演奏的小提琴奏鸣曲赏析

字体:16+-

意大利奥拉公司(Aura)出品的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贝多芬第四、第十小提琴奏鸣曲的录音是格鲁米欧与哈斯姬尔在1960年8月22日的一款现场录音,堪比坐在音乐厅目睹与聆听合二为一的有机熏染。尽管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并不好弹,但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也不是随意就可以拿捏好的。

格鲁米欧素有的质朴琴风在仙逝的大师中独树一帜,因为琴弓在他的手上总是驾轻就熟,无论是情感的浓烈或是情感的恬淡,他的真挚与投入总能把作曲家的心境娓娓道来,而最难得的是这种表述既不夸张又不华丽,这是小提琴艺术收放自如的完美凝合,其内敛和外延都可以称之为一种纯化。以前曾经写过他演奏的勒克小提琴奏鸣曲的听感,至今仍难以忘怀沉醉过其中的那些向月吟晚的意境,而这一张的奏鸣曲,虽然仍非**却错落有致,将两种性情释怀成了一种温婉的美学。

莫扎特《第二十六小提琴奏鸣曲》是其失恋后的作品,虽然莫扎特并不对失落和伤感刻意着墨,但第一乐章伊始显然乐观的情绪也只有莫扎特能够写得出来。小提琴与钢琴在第一主题里有一丝携手并肩的恋曲格调,第一主题在开始的时候仿若加上了弱音器,但那种收敛了的飘逸还是禁不住快慰地释展出来。在短小的第一乐章里,哈斯姬尔德琴声始终都相当抑制,与格鲁米欧的温情构成一对个性迥异的情侣,并把这种风格一直带入第二乐章的柔板之中。

拾音麦克明显地侧重在了格鲁米欧,因而小提琴仙丽的琴音始终成为主导,这种摆放所录成的CD可以聆听出空间,也更能在莫扎特的这首奏鸣曲里让听者释放想象力,尤其是第二乐章三段体小提琴与钢琴的疏密有致的一问一答,使你明显感觉出一前一后的张弛有度。疾缓仅仅是一种手段,录音时技术人员对于作品有创意的理解往往也会使大师的演绎锦上添花,在比较了1958年格鲁米欧在菲利普(PHILIPS)的录音版本之后,这种明显的距离感让我对这张CD的录音师萌生了很多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