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我在德国以逆时针的方式进入了巴赫的生涯。在这位音乐之父的事业巅峰但也是辞世之地的莱比锡,先在圣托马斯教堂里的石棺顶端的青铜棺盖前静默肃立,又在门德尔松倡建的世界第一座巴赫纪念碑前表达敬意,而后去了担任过教堂管风琴师所在地的魏玛,虽然没有去《勃兰登堡协奏曲》和《平均律》第一卷完成之地——科滕小镇,但却从巴赫的终点回溯到了巴赫的起点。过去是东德国境西端,现在隶属于图林根州的埃森纳赫(Eisenach)是巴赫出生的地方,现在有5万人口,但迁出的人多而迁入的人少,毕竟原西德的领域和疆域对原东德的人们来说,机会更多。
天气与空气都十分舒朗,走在埃森纳赫行人稀少的斜坡路上,我的心情就像吕克·安德烈·马塞尔在《巴赫画传》的第一章里所写的那样,“意识到上帝赐予的天赋,并对此满怀感激”。因为只有靠近巴赫那种“体现其存在价值的幸福”的原点,此次的巴赫朝圣才算圆满。顺着日文“‘バッハの生家’(巴赫的出生屋)的路标蜿蜒前行,路过马丁·路德的故居,在路德街35号有一幢两层的小楼,这里是巴赫出生的地方,也就是日文路标上的那个“生家”,但原来的房子已经**然无存,现在的小楼是后来重建的,没有巴赫的任何遗迹与痕迹。
在艳阳之下走到一个名为弗劳恩普朗(Frauenplan)的小广场,有两个风格迥异但却紧密相连的建筑十分醒目,左侧的二层小楼显然是古老的,其外墙粉刷了黄色的涂料,与褐色的屋瓦形成一个近似的色系,而另一幢下部镶着镜面玻璃的建筑则完全是当代的式样,这里的正式名称叫“埃森纳赫·巴赫故居(Eisenach Bachhaus)”。虽然冠之以巴赫之名,但却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本人没有任何关联。1671年,巴赫的父亲约翰·安布罗修斯·巴赫从现今图林根州首府的埃尔福特搬到埃森纳赫之后住在左侧的小楼,在这里仅仅住了3年,1674年从这里迁出,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1685年在前述那幢两层小楼里出生的,他没有在这里生活过,故居的门口和大厅里都没有任何醒目的文字(哪怕是德文)向游客做出提示,因为从字面上来说把巴赫父亲的故居称为巴赫故居也合情合理,估计这也是一种借壳上市的市场经济手段。1905年,新巴赫协会买下了两层小楼并把它辟为巴赫纪念馆,现在改称为故居,靠近故居时会看到楼旁巴赫站立的铜像,巴赫的画像是根据他的头骨遗骸复原出来的,这座铜像的面部表情与常见的巴赫画像稍有不同,估计形容的是巴赫的老年,所以给了巴赫一个双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