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钢琴家李云迪成为古典乐界、娱乐界、唱片工业界、媒体界和公知界的各种话题人物,这的确是一般钢琴家无法企及的浩大声势。这些声音凭借微博平台呈几何级增长,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混战。
有英国乐评人以《郎朗和李云迪应该握手言和》为题写了一篇文章,专门论述两位同龄钢琴家的明争暗斗。我倒觉得,如果李云迪需要和人握手言和,那可能握一整年都握不过来。因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李云迪的粉丝以“血洗”和“屠榜”的方式,充斥整个社交网络。“云粉”成了网络界的特殊抱团群体,但他们的抱团,却是缘于另一群人的结伙。
乐评人、粉丝和经纪人
乐评人的来路五花八门。中国音乐院校,仅有少数几家的音乐学系开设音乐评论课程,但那更多是对作品的分析解读。为填补乐评空白,一批乐评人兴起。他们大多以前是骨灰级乐迷,极少数由退休音乐从业者和音乐学家转型而来。即使是在门可罗雀的乐评界,由于年龄、身份、观念和立场不同,乐评人经常处于游离状态,互不干涉也互不理睬。
“85后”乐评人的兴起,改变了本来相安无事的乐评界格局。他们集中于北京,拥有比前辈更为尖锐的视角和直白的表达方式。当李云迪频频在公开场合演奏出现错音时,这些乐评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拿起手中的话语权武器,在微博、电台、电视、报纸、杂志甚至境外媒体上向李云迪发起了猛攻。
巧合的是,当李云迪被攻击的同时,中国另一位“钢琴公主”陈萨的演奏被大力称赞。但又有消息说,这是因为陈萨的经纪人与青年乐评人关系较好。这便捅到了李云迪百万粉丝的马蜂窝。
粉丝在微博上的回应积极而夸张。只要对李云迪稍有不满,便立刻招致大量粉丝质疑,让人很难相信这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自发行为,更像是有人在幕后操纵网民的导向。粉丝将自发购买偶像唱片称为“屠榜”,被攻击的人士被粉丝“血洗”,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网络口水战从“王子”和“公主”之争弥漫到了“王子”和所有人,争论的内容也从纯音乐艺术层面延伸到了私生活甚至是小道传闻,且一直吵了近半年还没有偃旗息鼓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