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钢琴前,他身体向后倚去,远离琴键,目光虚空,带着一种痛苦的恍惚微微侧着头。在快速的乐段中,他俯下身,几乎是怒视着自己的手指。1958年,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大礼堂,身材瘦削的23岁美国得克萨斯小伙范·克莱本进入了最后一轮竞赛。或许,超过1米9的身高,让他在钢琴上比其他人更容易营造大幅度的**。曲终,观众席上爆发出“第一名!第一名!”的欢呼。评委之一埃米尔·吉列尔斯更到后台去拥抱了他。
“警察和军队组成的人墙被冲破,听众们甚至通过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大礼堂的消防楼梯爬到屋顶去听他的演奏。音乐厅外则是群众暴动。大家都疯了。”钢琴家斯罗伯德亚尼克回忆克莱本在比赛现场演奏时人们的疯狂。
从比赛第一轮开始,俄国人就对这个长着娃娃脸的美国人表现出了兴趣。在决赛中,他排在了第一。
这个情形难住了评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苏关系乌云密布,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了围绕军事的一系列竞争。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人类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在太空竞赛中击败了美国。随后,莫斯科想在现今所称的“软实力”上扩大对美国的优势,于是有了举办钢琴比赛的想法。比赛原本的主旨是为了展现苏联钢琴人才辈出,甚至已经内定了获奖人选。
评委们请示了当时的苏联最高领导赫鲁晓夫。赫鲁晓夫说,我看了比赛,第一就是第一,给他吧。于是,这个懵懂的美国人在苏联的土地上成为第一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大赛的冠军。在这次比赛中,中国钢琴家刘诗昆获得亚军。
比赛改变了克莱本的命运。他不再只是个单纯的钢琴家,而成了美国在“冷战”时期超越苏联的象征之一。
2013年2月26日,美国传奇钢琴家范·克莱本因骨癌逝世,终年78岁。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都发表了悼文,表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