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乐评人的纷争似乎就像春去冬来一样年复一年。圈内圈外之争、识谱与否之争、前辈新秀之争,有的是观念和观点不同,有的是立场角度相异,有的是夹杂着观点、角度和立场的帮派间火并,这样的纷争没有穷尽也没有结果,不是把纷争双方都炒红,就是两败俱伤。
文人相轻自古就有,而我一直在想如何找到一个衡量乐评人资历和水平的有据可依的方法。在国家的职称体系中,中高级三档职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年青一代挑战前辈的需要,而且越来越多体系和体制外的评论人的出现也使对乐评人本身业务水平的鉴定成了当务之急。就如曾有乐界大鳄在私下对我发飙时说的:“你说我好,我很高兴。你说我不好,请问你有何德何能说我不好?你会演奏吗?你会指挥吗?你做过乐团管理吗?你凭什么说我不好?”乐评人的莫大尴尬就在于此。
半官方机构其实早在多年前就开始觊觎乐评界,比如挂靠在音乐家协会下的二级组织中国音乐评论学会。这一学会的官方色彩、对作品分析的偏重和对乐评理解的偏差与时下所流行的乐评(music journalism,也是本人理解的乐评)概念格格不入,因此除了在音乐院校和几本刊物上发表评论外并无太多社会影响。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借助于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评论基金,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与《文汇报》的共建平台让一批音乐学院学生的文章见报。因此,《文汇报》成了乐评的一处标杆。
由此可见,乐评的出口、平台和载体应该是大众传媒。这点在西方的乐评界屡见不鲜。顺势想到,为何不以平台来衡量乐评人的“何德何能”呢?因为业界对音乐家水准的评判看的既是乐评,更是其合作者,也就是平台。比如一位能与柏林爱乐、纽约爱乐、伦敦交响、维也纳国立歌剧院、斯卡拉歌剧院或者马林斯基剧院合作且固定的合作者,大体应该就具备一流水准。那可否为乐评人开一个发表媒体清单,也就是平台列表,以此作为对乐评人水准和影响力的衡量方式呢?能够定期在国际性的权威平台刊出文章,受邀出访(而不仅是随国内团体出访)国外顶尖音乐机构并撰写评论的文字工作者,理应得到同行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