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1日,第二届上海夏季音乐节在刚刚落成甚至尚未投入正常运营的音乐剧专用剧院“文化广场”抢先登陆。在主办方上海交响乐团部分乐师的伴奏和音乐总监余隆的指挥下,大提琴家秦立巍和小提琴家徐惟聆先后登台,以伯恩斯坦的音乐剧序曲、古尔达幽默的协奏曲和皮亚佐拉的《四季》为音乐节奠定了基调。事实上这种诙谐、幽默和不拘一格的形式,还有低廉的票价、扩音的剧场和着装的无要求直指伦敦的BBC逍遥音乐会。
首届上海夏季音乐节于2010年推出,当时在上海闹市中心的一处停车场搭建起了巨大帐篷,动用先进的冷气系统和不甚考究的扩音设备,打造了一个户外的音乐盛会。因其市中心的选址只抓住柏林森林音乐会或布雷根茨音乐节的皮毛而被若干媒体称为“为形式而户外”,但音乐节活跃了上海乐季期间原本由音乐剧一枝独秀的演出市场。今年第二届因行政原因移师尚处磨合期的文化广场,搭建一次性的舞台音罩,动用多支吊麦扩音,既失户外灵动,又失原味质朴,很难以“双赢”概之。因此,据内部人员透漏,2012年的第三届音乐节有可能恢复户外形态,地点未定。若是如此,那京沪户外音乐节的萌芽均已形成。
原始积累的演变
其实户外音乐节的传统,早在上海“工部局乐团”期间便已成型。乐团会在时任意大利总监梅百器(Mario Paci)的带领下在上海的兆丰公园(现作中山公园)和复兴公园举办纳凉游园音乐会。1949年后,“户外”迎来断代期,取而代之的是专业性的音乐节。其中由丁善德和孟波创建的“上海之春”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并仍在继续的音乐节。在由上海电台主办期间,音乐节曾为打破现代音乐的孤芳自赏,辅以国际性的委约机制和挂牌的重大音乐会,试图加强社会效应。但这一举措并不被音乐节主管单位音乐家协会看好。自2010年起,该音乐节由主管方接过主办权,强调现代音乐主题,大力拓展上海本土作曲家的新旧作品,回归到创设时期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