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0年代,艺术歌曲创作方面成就很高的一位作曲家就是英年早逝的黄自,他的艺术歌曲创作包括生前出版的《玫瑰三愿》、《春思曲》和《思乡》。他的艺术歌曲创作被认为是最具艺术价值的,文辞典雅(大多由著名的词人,如龙榆生等作词),曲调优美,情感含蓄,意境深远。
像《玫瑰三愿》,“直抒胸臆,不事渲染,是一幅素笔勾勒的白描”[8],而他为《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谱写的几十首歌曲中,也有很多是艺术歌曲,比如《雨后西湖》、《踏雪寻梅》、《花非花》、《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等等。
黄自的艺术歌曲非常考究歌词与旋律之间的关系问题,据黄自夫人汪颐年回忆:“当他每次拿到一个歌词的时候,就非要先把歌词中的每一句、每一字的声韵搞清不可。但是他自己的北京话不好,时常咬不准音,而我由于从小在北京生长,在北京学习,北京话比较好,所以他拿到歌词后总要我先念给他听,一遍没听清就念两遍,两遍不够,三遍……直到他把歌词中全部声韵都弄清楚为止,有时歌词比较长,他就在每个字旁边注上声韵的符号,免得弄错。”[9]可见黄自对歌词声韵的讲究,以及对词与旋律的关系问题的关切。
《思乡》作于1932年4月,与《春思曲》的创作时间非常接近。词作者是黄自的长期合作者韦瀚章。这是一首非常清雅的词,上片写景为主,用“抑扬抑”的节奏来描绘柳丝轻拂的意象,因为杜鹃是与离别有关的象征,所以又在描摹“更那堪墙外杜鹃啼,一声声道:‘不如归去’”时,后面钢琴模仿了杜鹃的啼叫声。
下片则描摹乡愁,情绪变得越来越激动起来,改为和弦式伴奏,和声不太稳定,节奏紧张,到“问落花”一句时达到**,调性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