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辛
■导读
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1781),德国启蒙运动时期剧作家、美学家、戏剧理论家。他的剧作主要包括《萨拉·萨姆逊小姐》《爱米丽雅·迦洛蒂》《智者纳旦》等。他的美学著作《拉奥孔》深入地分析了古典雕刻与诗歌的表现手法的差异,认为雕刻是空间艺术,而诗歌属于时间的艺术。在汉堡剧院成立后,莱辛任戏剧艺术顾问,并为在这里上演的52场戏剧撰写了著名的《汉堡剧评》。这部戏剧学著作由104篇评论组成,在评论具体剧作的同时,也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戏剧理论。莱辛深入地研究了亚理斯多德的《诗学》,他对亚氏的理论作了不少创造性的阐发,并运用于法国古典主义戏剧观的批评。在仔细研究亚氏理论和古典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一套市民剧理论。所谓的市民剧,包含着悲剧和喜剧的双重因素。他把喜剧往上提了提,让里面的人物也哭一哭,给诙谐带来了一些严肃气氛和道德色彩;他把习惯于表达帝王将相的悲剧往下拉一拉,使市民的生活进入悲剧。经过这种处理之后,他把喜剧和悲剧混合了起来,创造出了市民剧。
《汉堡剧评》的另一重要内容是,他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戏剧人物的性格塑造。莱辛认为性格描写是戏剧的最重要的要素,他说:“一切和性格无关的东西,作家都可以置之不顾。对于作家来说,只有性格是神圣的,加强性格,鲜明地表现性格,是作家在表现人物特征的过程中最当着力用笔之处……”[54]莱辛把亚理斯多德所确定的情节和性格的重要性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将性格放在第一位,认为性格比事件神圣。他说:“首先是因为,如果对性格进行了仔细的观察,那么事件,只要它们是性格的一种延续,便不可能有多么走样儿。因为相反,可以由完全不同的性格当中引出相同的事件。第二,因为丰富的教育意义并非寓于单纯的事件,而是寓于认识。这种性格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引起这样的事件,而且必须引起这样的事件。”[55]他的性格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物的德国特性、性格的客观真实性、性格的内在真实性以及性格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