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不断在“走出去”的路途上摸索前进,但是至今仍然没有对海外电影市场、海外观众进行系统的研究,比如不同民族观众的偏好、各个地区电影市场的需求,为什么有的影片“墙内开花墙外香”,而有的影片深受中国观众喜爱却在海外一败涂地,海外观众如何评价这些中国影片……对这些疑问,国内不乏相关分析文章,但基本都属于定性分析却没有定量分析,即我们只知己却不知彼,如何能够保证在竞争激烈的海外电影市场取得胜利?
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它掀起的风暴正在席卷各个拥有海量数据的行业,电影产业也成为近期被关注的一个热点领域。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深入挖掘预测用户的需求,实施受众为本的内容创作,将数据分析先期融入剧本创作,提升电影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美国在线影片租赁提供商奈飞公司(Netflix)拥有超过3600万用户的观看资料,用户在每个季度通过1000多种不同设备收看约40亿小时的节目,每天在网站上产生3000多万个暂停、回放或者快进等操作行为,每天还会给出400万个评分,还会有300万次搜索请求等[15]。这些行为都被自动记录成可供分析的原始资料,用于分析用户不同的喜好,从而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推荐节目或自制节目。因此,NetFlix基于大数据的支撑所拍出的电视剧《纸牌屋》成为美国及其他40多个国家播放频率最高的电视剧绝不是偶然现象,折射出大数据对于电影产业制播、宣传、受众反馈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和未来进一步开发的巨大潜力。
相比之下,中国电影业对于大数据的利用还很少,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进行的“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数据调研项目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针对中国电影海外观众的实证调查研究项目。[16]迄今还未见到其他研究机构或政府部门针对中国电影海外传播效果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电影企业“走出去”仍处于盲目状态,不利于我国电影市场定位的确定、传播渠道与传播策略的选择,不利于未来国产电影“走出去”战略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