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在近几年人大复印资料所收录的论文中,每年在标题中含有“全球化”字样的文章超过了1500篇。在国外,更是有像麦克卢汉、阿多诺、阿诺德、哈贝马斯、赛义德、萨米尔·阿明、前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和罗马俱乐部成员等学者研究过“全球化”问题。他们的观点也大相径庭。我们且不作评判,先来看一看全球化所涉及的方面。
从纯科技、信息通信的角度,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享有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日益方便的交通使人们迁徙频繁,大批的旅游观光者、移民,加强了世界各地人们的饮食风味、风俗习惯、行为模式的交流。世界各国的大都市都会聚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他们使异国情调变得唾手可得。而信息技术更是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世界各地的人们在同一时间看到纽约世贸大楼被炸、美国进攻伊拉克,这些新闻影像几乎和真实事件同步发生。同步印刷、电影拷贝、广播、电视卫星发射、互联网、移动终端把世界变得狭小,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在1960年出版的《传播探索》一书中提出的“地球村”概念已经成为一种正在变成现实的事物。
从经济上说,全球化意味着跨国、跨地区的公司或组织在全球事务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和西方社会的商品经济向全球的蔓延。目前,“500家公司控制着33%的全球国民生产总值、75%的全球贸易”,“世界最富有的3个家族的财富的总和比最不发达国家6亿人口的年收入还要多”,“在过去十年中,世界最贫穷的5个国家的收入占全球收入的比例从2.3%降至1.4%”,“在美国买一台电脑需要花一个月的收入,而在孟加拉国则要花掉8年的收入”。[1]
“冷战”结束后,全球化更多地表现为市场化。西方发达国家的大财阀正在把世界各国的财富变成其私有财产。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把持和操纵下,非洲私有化浪潮使6000多家国有企业近半数转归私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如金融、能源、电信、交通等部门大多落入西方人手中。在拉丁美洲和亚洲,类似的现象也不时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