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的品格大体可以分为两种——
讽刺式品格与笑谑式品格。此种分法,主要着眼于剧作的审美性质,而不一定特指某一部剧作的具体构成(因为有些剧作是同时具备两种喜剧品格,甚至难能分出主次的)。
(一)讽刺品格
指以讽刺为主要手段,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象作否定性表现的喜剧品格。其中又可细分成两类:无情批判式的讥刺与善意点拨式的嘲弄,简言之则是“冷讽”与“热讽”。
1.“冷讽”
对社会生活中邪恶、丑陋、黑暗、虚伪的种种人事景象,进行喜剧性揭露、解剖,充分暴露其本质,并作无情地批判。
根据果戈理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钦差大臣》,可以说通篇建立在对沙皇专制政体与官僚制度的讽刺之上的:
故事发生在俄国一个偏僻的小城里,官僚们得悉钦差大臣要来私访的消息后,一个个惊慌失措,把一个偶然路过此地的小官员误认为沙皇派来的人,于是争先恐后地巴结他、向他行贿,市长甚至要把女儿许配给他。此人开始莫名其妙,后来就乐得以假作真,捞了一大笔钱后,扬长而去。官吏们知道真相后,懊悔不及、哭笑不得。接着,传来真钦差到达的消息,全片以哑场告终。
剧情看似偶然,而实际上却反映了当时俄国官场的典型现象:市长老奸巨猾,自夸骗过三个省长;他贪污成性,从不放过所能捞到的一切;他认为官吏贪污是理所当然,但贪污的多少一定要以官阶的高低为标准;他对上阿谀奉承,一心想向上爬;对治下市民则横加污辱,并巧立名目、勒索钱财。此外,影片还表现了一系列小城官场的丑类:如阴险残忍的慈善医院院长、受贿的法官、胆小的督学、偷看别人信件的邮政局长,等等。而被误认为钦差的赫列斯达可夫更是作者着重刻画的形象:他本是彼得堡的一个花花公子,轻浮浅薄,喜欢自吹自擂、随意撒谎。他被当作钦差,一方面是由于小城官吏的惊慌失措,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气质、表现极具彼得堡整个官僚群体的特征,因而影片便不只是讽刺某个人物,而是把矛头指向了沙皇政体与社会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