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与名人一起读书

饱读生活这本大书

字体:16+-

“我读书是靠‘熏’。”徐城北语出惊人,这与他的身份多少有些不相统一。

徐城北生长在一个一生都让他很骄傲的家庭中,这个家庭的气质,以及它背后的大环境,都有一种倔强和执著。它使徐城北养成了对“书——人类文明”的尊崇,使他没被当时扭曲与恶劣的环境压趴下。父母是香港《大公报》的“名记”,家里书很多,但徐城北那时很少读,只是偶尔翻翻看。但在他身边,有一个由父辈知识分子组成的小圈子。

父母经常带徐城北走访冯友兰、向达、潘光旦、沈从文、汪曾祺、艾青等老一代知识分子,那时徐城北还是个孩子。这些人家里都是书香门第,书很多,说的也大都是和书有关的事。听得多了,见得多了,徐城北自然就被“熏”出来了。

父母把他写新疆的诗给艾青看,艾青读了说好,让这孩子来找我聊聊。没有人能强迫艾青去读别人的诗,徐城北绝对是个特例。

后来艾青把自己的书送给徐城北的父母,但他父母那会儿已经老了,读不了了,就让徐城北读。

“我跟这些老一代文人在一起玩的感情很深。我和他们都是经历过痛苦而相识的。我的‘文革’也不容易啊,在全国流浪了一年半,走了22个省市,这种漫游也是苦中作乐,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也是读书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李白在这儿遭遇过苦难,杜牧在那儿遭遇过苦难,想到这些,我心里豁然开朗,和他们相比,我遭遇的这点苦难算什么呢?这就读了书了。我这种读书是大多数知识分子所没有的。生活是第一位的,读书是第二位的。生活这本大书,我觉得我是饱读了。”小时候徐城北不是一个注重读书的人,但今天却不同了。他说:“今天的知识分子最可悲的就是只读书不注重生活,不注重从生活中找直接的感受,只会引经据典。生活是第一位的,书不过是生活折射的一个范围。后一代的知识分子应该用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去完善以前的好书,修正以前不够尽善尽美的书,这才是读书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