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张萌分享青年领导力

自序

字体:16+-

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是学生干部,小到班委,大到管理组织近上万名同学的研究生会主席。不论走到哪里,总有种强烈的责任感:想做事情,想为大家创建平台共享资源。

我一路行走,一路思考,到底怎样做才能更好,到底什么时候才可以打造一个平台——一个前瞻未来的世界性平台,全球青年的交流平台,社会与高校的连接平台,青年优势的发掘平台。

谈起“平台”,首先要先聊聊我的“名字”。

此“名字”非父母给起的名,而是我的称谓。

大家都叫我“萌姐”,不论中国学生团体组织的“头儿”们、工作室成员、我的学生,甚至一次国际青年交流活动中,国外大学的学弟学妹,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使劲儿叫我“MengJie(萌姐的汉语拼音)”……你可知道,我对这个称谓的熟悉程度不亚于别人叫我“张萌”,到现在,反而一些年龄比我还要大的长者,也开始称呼我“萌姐”。

我是研究“语言学与认知心理学”的,不免有些爱揣摩字意。这个“姐”与我的头衔,如“师姐”、“老师”抑或“主席”都不一样。“姐”字更贴心,更拉近称呼者与被称呼者的距离,换句话说,称呼你为“萌姐”的人,从内心就是更愿意贴近你的。“萌姐”这个称谓大抵如此,距今也热传几年有余,让我愈发去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别人喜欢称你为“姐”?你做大家的“萌姐”是不是有更多责任和义务去“奉献”,或者“分享”?我开始关注青年成长,研究青年问题,作为青年代表,发出声音,被社会关注,应邀到国内外,参加国际会议、全国乃至世界高校的“分享会”、做讲座、开课程,与更多青年人分享经验、心得体会。

有段时间,开始流传这样一个说法“萌姐每天只睡4个小时!”,以至于每次我被采访,都会被问同样一个问题,“萌姐,你真的只睡4个小时吗?太不可思议了!”或“萌姐,每天4个小时,你不困吗?”或“萌姐,我怎样才能像你一样,保持充沛精力呢?”,诸如此类。有一次我们工作室研创部开会,到凌晨3:30,大家都很兴奋,有人随口就说,“在萌姐带动下,我们也不困了!”,还有一次更绝的,办公室主任给我送报告时,发现我打了个哈欠,忙在全办公室喊到,“哇噻!萌姐居然也困了!”我说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倡导健康生活,也注意劳逸结合,但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普通人,要实现梦想,就必须持之以恒地勤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