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文学评论》发表过一篇论文,题目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化诗学》,我提出的理由是“‘文化诗学’的根由在现实的需要中”。我这样说过:“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文学批评囿于语言的向度和审美的向度,被看成是内部的批评,对于文化的向度则往往视而不见,这样的批评显然局限于文学自身,而对文本的丰富文化蕴含置之不理,不能回应现实文化的变化。文学这种自外于现实的这种情况应该改变。文学是诗情画意的。诗情画意的文学本身包含了神话、宗教、历史、科学、伦理、道德、政治、哲学等文化含蕴。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诗情画意与文化含蕴是融为一体,不能分离的。‘文化诗学’应该而且可以放开视野,从文学的诗情画意和文化含蕴的结合部来开拓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园地。当一个批评家从作家的作品的诗情画意中发掘出某种文化精神来,而这种文化精神又能弥补现实文化精神的缺失,或批判现实文化中丑恶的、堕落的、消极的和缺乏诗意的倾向,那么这种文学理论与批评不就实现了内部批评与外部批评的统一,不是凸显了时代精神了吗?”我当时这样想,我今天仍然觉得是对的。这就是萨特在他的《什么是文学?》所说的写作的“介入”:“不管你是以什么方式来到文学界的,不管你曾经宣扬过什么观点,文学把你投入战斗:写作,这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一旦你开始写作,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已经介入了。”[1]作家要“介入”,为什么文学批评家不可以“介入”?文学理论应该摆脱自闭状态,去介入现实。
我一再说新时期以来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我们民族正在复兴,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但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严重的问题,环境污染,官员贪腐,房价高涨,贫富不均,坑蒙拐骗,金融动**,物价通胀,矿难不断,城乡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任何一个对国家事务关心的人,都可以列出十大矛盾,情况难道不是这样吗?我们的部分作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艺术地反映高房价给人民带来苦难的作品有之,艺术地反映官员贪污腐败的作品有之,艺术地反映城市化侵犯农民的土地和利益的作品有之,艺术地反映工业化给祖国带来环境污染的作品有之,……我们的理论家和文艺批评家为什么不可以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评论而介入现实呢?文化诗学就是要从文本批评走向现实干预。因此关怀现实是文化诗学的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