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格律诗的文体特征和发展脉络
一、格律诗文体特征
古体诗是相对自由的诗体,在格律上的要求是比较宽松的。而近体诗恰恰相反,不但要特别讲究平仄、用韵、对偶,而且句数、字数也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因此,近体诗又被称为格律诗。从体制上看,格律诗的文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句数、字数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律诗都是八句,绝句则是四句。在同一首诗中,每句的字数都是一定的,或是五个字一句,或是七个字一句。
第二,平仄有严格的要求。所谓平仄,是对古代汉语的声调的归纳。古代汉语的声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声中又包括阴平和阳平;上、去、入三声则为仄声。格律诗就是通过平仄的不同组合来形成声律上的跌宕起伏、错落有致。格律诗要求诗歌的平仄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是交替错落,每一句中的平仄是有规律地交替的。第二是“对”,在每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基本相反的。出句用平声字的地方,对句往往要用仄声字,而出句用仄声字,则对句相应的地方用平声字,以形成对照。平仄相对,这是格律诗一项最基本的原则。第三是“粘”,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这两句的第二个字要求平仄相同。我们可以看几个简单的例子,如五律中以仄声开头的一种体式:
王维《终南山》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王维的《终南山》就遵循了上述提及的几项原则。除了以仄声开头的五律,还有以平声开头的,这里不再赘述。七律是在五律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诗歌的节奏,也就是在每句的开头添加两个字,这两个字同五律本身开头两字平仄相对,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