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从远古走来,可谓是源远流长,那浩如烟海的圣贤典籍,那闻名海内外的四大发明,都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瑰宝。沧桑变迁,朝代更迭,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创造出了与天地并存、与日月同辉、古老而又璀璨的东方文化体系。随着华夏游子的遍及天涯,中华文明也得以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并且茁壮成长起来。同时,华人、华侨的文化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所以一张遍布全球的华人文化网络已经开始渐渐地形成。
在西方社会文化研究领域中,有一种观点是以种族为中心来看待世界的,持这种观点的西方学者也多以族群的观念对待华人意识。如乔尔·科金(Jole Kotkin)撰写的《族群:种族、宗教和认同意识如何决定新全球经济的成就》(Tribes: How Race, Religion, and Identity Determine Success in the New Global Economy),就认为华人是个“全球性的族群”,已经拥有了一个相互信任原则运作的全球性网络,而中国大陆则是“这个族群一切文化遗产的宝库”。另外,还有奈斯比特(John Naisbiss)的《全球矛盾论》(Global Paradox),他提出了“大中国和全球华人族群”的概念。西格雷夫(Sterling Seagrave)的《君主的皇冠》(Lords of the Rims)进而把海外华人描写为“一个没有疆界、政府或国旗的帝国”。这些提法可能因其强调文明的冲突而夸大了族群的作用,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华人族群文化所具有的传统性和它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形成的新文化网络,确实是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华侨的分布及“华侨”一词的来历
依据目前海外华人分布的地域,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海外华人在整个海外华人的整体中占大多数,他们居住在中国邻近的国家或地区,这里是他们最早移居或继续移居的地方,主要分布在亚洲各国。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地理上与我国陆地毗连,或者只有一海之隔,双方渊源极深,关系密切。华侨从早年就迁徙、生息在这些地方,人数约占世界各地海外华人的百分之九十,其中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的华侨人数居多。第二类海外华人散居在全球发展中国家,人数相对来说比较少。例如非洲,因为非洲经济亟待开发,需要大量吸引外资,所以像中国香港、东南亚各国的华商和中国台湾的厂商,纷纷前往非洲投资设厂或推广贸易。有些人逐渐熟悉和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取得长期居住权,成为华侨,并且较多分布在原来华侨人口比较少的地区,这些劳动工人出身的华侨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第三类海外华人移居到了西方的工业国家,特别是近年来流向北美及澳大利亚、欧洲和新西兰等地的移民。美洲在地理位置上距离我国比较遥远,早期的华侨大多是远渡重洋的契约劳工。他们到了美国之后,一般都从事摊贩、零售、服务等行业。最近的几十年,美国华侨的组成结构和所从事的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来自台湾、香港的移民开始增多。当地的华侨子弟也普遍受过高等教育,学成后应聘担任研究、教学和专业工作的人数逐渐增多,这是住美华侨近些年来的一大变化。欧洲早期华侨主要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留法劳工。20世纪60年代,印度尼西亚和中东地区国家动乱,不少华侨为了避难也纷纷前往欧洲,使旅欧华侨人数剧增。70年代后,欧洲国家又大量收容中南半岛的难民,难民中的华侨和华裔占六成以上,致使欧洲华侨又一次猛增。现在旅居大洋洲的华侨也具有相当的数量,澳大利亚的经济开发、生产与贸易规模较大,需要大量的人才,许多华侨子弟在澳大利亚留学,学成后选择了留澳工作,成为澳洲华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