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喜欢水,爱看流星,他的多数小说都是以**为中心的。他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在这里,“小庙”与“小地”“精致”与“对称”恰恰凸显了沈从文小说的艺术风格。读他的作品联想到的是明溪疏柳与湖光山色,而非波澜壮阔的大海与高耸入云的山峰。
将沈从文置于现代文学史的演变中,那么,沈从文的小说是由鲁迅开辟的乡土文学的一种变异。鲁迅与沈从文都对既有文明不满,转而将笔锋伸向乡土大野。鲁迅笔下的鲁镇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虽然都是乡土中国的文学表现,然而鲁迅是以主体的愤世嫉俗姿态,去透视乡土中国的人物性格与灵魂,其中既有走向现代的启蒙主义,也有超越启蒙的对人物复杂性的刻画;而沈从文则是以文明人应该以自然人为师的姿态,发掘乡土中国中被文明人遗忘了的自然神性、素朴美德与善良天性,用这种野性的生命力抗击文明的弱化。这就使二者的乡土文学显示出极大的差异。当然,在鲁迅的《社戏》及《朝花夕拾》中,也有对故土的乡情和孤魂野鬼的眷恋,沈从文的小说是沿着这个文学路线的极端发展与变异。当大多数中国作家以启蒙开路走向现代时,沈从文却是以反现代反文明的姿态力图复活原始的人性之美,用以温暖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人心,并试图为之输入野性的力量。这就是他的小说在中国经济现代化之后越发受欢迎的原因,因为他的小说具有后现代的文化价值。不过,这是仅就沈从文的湘西小说而言,并不包括他的描写城市人的小说,后者除了讽刺文明人外,也有对文明的肯定与向往。
从新文学的小传统来讲,沈从文的小说继承的是周作人、废名的传统。《沫沫集》18篇文章就有3篇论及废名,可见沈从文对废名的看重,不过二者的差异还是值得注意的。首先,二人都以描写乡村田园见长,但废名在乡村田园外很少有其他小说;而沈从文的城市小说的字数并不比湘西小说少,只是这些城市小说不如其湘西小说成功而未引起注意。其次,二人的乡村田园小说的风格都以朴讷清纯见长,而且都善于捕捉刹那间的印象写入艺术画面,但废名很多小说根本没有故事情节,在冲虚淡远中显得空灵蕴藉而更像抒情诗;而沈从文的小说虽自称“乡土抒情诗”,却多有少许的故事情节,眉目比废名的清晰,可读性比废名的强。最后,二人都以道家的原始主义为哲学根底,都具有生态文学的价值,但废名的小说更具有禅意,男女的情意隐隐约约暗含在青山绿水之中;而沈从文的湘西小说则在道家的原始主义中杂以柏格森等人的生命力,怀春的男女具有情欲勃发的原始野性,像沈从文小说中常见的男女野合在废名的小说中就很罕见。沈从文身后,孙犁的小说风格与其略有近似,尽管孙犁说他并不喜欢沈从文的文字;而直接传承沈从文文学衣钵的是汪曾祺,不但文字风格相近,甚至名作《受戒》中的曲儿“姐儿生得漂漂的,两个奶子翘翘的。有心上去摸一把,心里有点跳跳的”,都是从沈从文的《雨后》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