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样板戏”是“文革”时期对一些舞台艺术作品的特殊称谓,最早的“样板戏”是指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八部作品,其后出现的一些舞台艺术作品如《龙江颂》《平原作战》、芭蕾舞剧《红嫂》等也被列入其中。作为“文革”时期“政治化”审美的代表,“革命样板戏”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的艺术理念和美学追求。
“革命样板戏”及其类属的大部分作品,都与“十七年”时期的“革命现代京剧”的创演活动以及连续进行的“戏改”运动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1950年,为了推动戏曲改革,成立了“中央戏曲改进委员会”,戏曲领域中以“改制”、“改人”、“改戏”为主要目标的戏曲改革运动持续深入开展。50年代末在“以现代剧目为纲”的号召下,全国掀起创演现代戏的风潮。60年代初,毛泽东在关于文艺问题的两个批示中,对戏剧部门“社会主义改造”情况表示出强烈不满,更加速了戏剧革命的步伐,激进文艺观念在这一时期所提倡的现代戏里已初露端倪。1964年,北京举办了规模空前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集中展示了革命现代京剧的成果,“样板戏”的剧目雏形大多由此产生。[18]究其源头,又可追溯到延安时期的评剧改革。因此,“文革”时期的“样板戏”现象,实际上是自延安评剧改革至“十七年”、“戏改”运动背景下戏剧革命化的自然延续。指导“样板戏”创作的“根本任务论”、“三突出”、“两结合”等文艺观念,也是早在“文革”之前就成为创作定势的“左翼”文艺观念极端推进的结果,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立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以及“政治第一、艺术第二”的价值观在共和国时期文艺创作中的持续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