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伦,原名昙伦,是慧可弟子端禅师的门人,为禅宗早期的著名禅师,是推动禅宗理论革新和修行方法改进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将般若思想引入禅法,并创造性地提出“卧禅”,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卧伦是禅宗早期的革新者,对禅法的创新和发展有重要贡献,不仅对后世禅宗影响深远,而且在当时就享有盛誉,他的著作和禅法遐迩闻名,甚至传到敦煌一带,并由此流传西藏。然而,他未被列入禅门正传,是故一直受到史家的忽略,使其在禅宗史上的地位与其贡献、影响不相符,也使禅宗早期的历史全貌未能彰显。
据《续高僧传》卷二十:
释昙伦,姓孙氏,汴州浚仪人。十三出家,住修福寺依端禅师。然端学次第观,便诫伦曰:“汝系心鼻端,可得静也。”伦曰:“若见有心可系鼻端,本来不见心相,不知何所系也。”咸怪其言,嗟其近学,如何远悟。故在众末,礼悔之时,随即入定。大众弹指,心恒加敬。后送钵上堂,未至中路,卓然入定,持钵不倾。师大深赏,异时告曰:“令汝学坐,先净昏情,犹如剥葱——重重剥却,然后得净。”伦曰:“若见有葱可有剥削,本来无葱何所剥也?”师曰:“此大根大茎,非吾所及。”不敢役使。进具已后,读经礼佛都所不为,但闭房不出,行住坐卧,唯离念心以终其志。次知直岁,守护僧物,约勒家人曰:“犬有别食,莫与僧粥。”家人以为常事,不用伦言。犬乃于前,呕出僧粥。伦默不及之。后又语,令莫以僧粥与犬。家人还妄,答云不与。群犬相将,于僧前吐出粥以示之。于时道俗咸伏其敬慎。又有义学论士诤来问者,随言即遣,无所罣碍。仁寿二年献后亡背,兴造禅室召而处之。还即揜关,依旧习业。时人目之为卧伦也。有兴善粲法师者,三国论首,无学不长。怪伦卧禅,言问清远,遂入房与语,探究是非。伦笑曰:“随意相审。”遂三日三夕,法乐不眠。伦述般若无底,空华焰水,无依无主,不立正邪,本性清净。粲乃投地敬之,赞叹心路无滞,不思议乃如此也。伦在京师,道俗请者相续,而机缘不一,悟迷亦多,虽善巧方便令其醒悟,然各自执见,见我为是,故此妙理罕得广流。有玄琬律师、静琳法师,率门人僧伽、净等往来受法。如此众矣,如鱼子焉。武德末年疾甚,于庄严寺傍看寂然。有问往生何处,答无尽世界。又便寂然。僧伽以手寻其冷触,私报人曰:“冷触到膝,四大分离,亦应生苦。”伦曰:“此苦亦空。”问曰:“舍报云何?”报曰:“我主四大斗在,已到屈膝。死后籧篨裹弃之,莫作余事。”又曰:“打五更钟未?”报曰:“未。”少时维那打钟,看之已绝,年八十余矣。诸门学等依言送于南山,露骸散于中野。有鲍居士者,名慈氏,弱年背俗,爱乐禅观,生不妻娶,形无饰华。亲承德音,调心养气,守闲抱素,承伦余业五十余年,七十五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