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茶马古道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马帮“集合”的场所,不同民族的马帮有着自己本民族固有的宗教信仰:汉族马帮信仰佛教、原始宗教;回族马帮信仰伊斯兰教;白族马帮信仰本土宗教;藏族马帮信仰藏传佛教;纳西族马帮信仰东巴教。这些根深蒂固的本民族信仰,被有意、无意地带到茶马古道上,形成了不同的马帮文化,成为马帮文化“百花齐放”的又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在笔者采访的云南段内,位于凤仪镇的回族礼拜仪式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在回族,每日五次的礼拜,每次礼拜并不复杂,大概流程是:中午时礼拜叫作晌礼,分为前入拜、后出拜。前入拜中首先四拜叫作圣行,后出拜,即念经四拜叫作主命,最后再两拜。晌午的礼拜共有十拜。这就是当地回族礼拜仪式中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每到做课的时间,村落里便会响起提示性号角声,居住在教堂附近的人便纷至沓来。笔者所采访的马存兆老人就居住于凤仪镇。据老人讲,这样的礼拜仪式对于赶马人而言,显然稍显烦琐,而且受时间、地理的限制,一日五次的礼拜不切实际。但回族马帮一般擅长短途,甚至有的都称不上是赶马,只是往返于凤仪镇与大理之间。那么,在路途中,适当地减少程序、缩短时间的礼拜仪式还是可行的。外出的马帮一般选择在空旷的场地,面朝家乡的方向鞠躬、跪拜。笔者所见到的回族礼堂中,大部分是青年人,一代一代的传承至今。回族马帮也正是用这样一种传统的方式,在茶马古道上随时随地的表达着自己本民族的信仰。
对于藏族,全民信教。在德钦县时,笔者采访到了这里的赶马老人以及相关研究人员,并且在文化站工作人员李娟的带领下,来到了距德钦县城80公里外茶马古道上的一处山崖边。山崖上红色印记的画像,远看像是一尊佛像,优雅而端庄,由于时间的久远,石崖已被风化,渐渐出现了锈色。经德钦县政府、德钦县文化站等相关机构的考证,已认定它是茶马古道上藏族马帮途经这里“转山”时留下的遗存。转山是藏族对于宗教信仰追逐的“旅程”,也是心灵得到慰藉的过程,与我们所知道的“朝圣”一样,在藏族人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转山可分为大转、小转之分。这取决于时间的长短、距离的远近。所谓“大转”,对卡瓦格博雪山而言,时间长达15天以上,一般是围绕雪山的最外围,藏民手执转经筒,反复诵念唵(an)、嘛(ma)、呢(ni)、叭(ba)、咪(mei)、吽(hong)六字真言。而“小转”在这里只需要三天。转山是藏族马帮在茶马古道上表达信仰的方式,如果时间条件不允许,他们多半会缩短时间、简化程序。因此,茶马古道对于藏族马帮而言,具备了表层与深层的两层含义:表层意义来看,它起初是藏民对于茶叶本能的身体需求,随之发展成地域之间、民族之间的经济、商业的贸易需求;深层含义来看,藏族马帮在茶马古道上,向下可到卡瓦格博雪山朝拜,向上可到拉萨朝圣,这样的旅程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成为朝圣的又一种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