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竹露清声:一个人的音乐趣味

德奥音乐之旅十日谈02

字体:16+-

波利尼演奏时下键永远从容稳定,他面无表情,眼睛朝着钢琴在舞台上延伸的方向一动不动。在有点低暗的灯光下,今天的肖邦显得有些不同。现在的波利尼比我“昨天”(在国家大剧院的那次演出,就像昨天)见到的波利尼只老了4岁,但是,他的状态忽然让我想起他的年龄——72岁。波利尼的手指还没有老,任何音符都逃不过他灵活精准的指尖,无一错过的从琴弦中生发出来,撒落在听者耳中。他的音色仍旧保持招牌似的清透、饱满,又带着毫不拖沓、毫不缠绵的理性,像播音员的诵读,标准得无可复加。但是,我却在音乐中第一次感到他的老态,少了之前期待的捉迷藏似的变化,也少了希冀和灵感,这便是想象力已经老了。只有颗粒叮当的肖邦前奏曲显得寡淡无味,但是也因为平淡而生出另一种悲凉。尤其是最后一首充满悲剧色彩,却应该满是抵抗和决绝的**,这种情绪在索科洛夫的演奏中最突出,让人产生想要哭喊的悲恸;基辛的这一首也相当精彩,虽然年轻,但是一贯冷静演奏的他,在这里弹出了毫无保留的热度;还有鲁普,诗意儒雅的钢琴家,在这首作品中用厚重的音响和紧张的和弦表现出浓浓的寒意。但我在波利尼的前奏曲中感受到什么呢?一种很难形容的伤感涌上心头,透过急促的分解和弦,右手的旋律就像黄昏的太阳,它冷静固执,平淡无力,但是心中满是焦灼。

DG出版的那张德彪西中,波利尼似乎把前奏曲弹得风轻云淡,其中的情绪的转换似乎不是来源于自己,就像透明的天空中的云,变化是风力使然。上半场过后,我对今天这场音乐会的期待转向德彪西的《前奏曲》。

德彪西是作曲家中最考究最精致的一位。他从不吝惜在自己的生活——诸如美食、服装、用品等上面花费时间和金钱,对待作品更是如此,他从不吝惜给每首前奏曲一个浪漫的名字,更不会吝惜在曲中叠加不同层次的声音,声音的时间、响度等在空中交织。我经常把德彪西的音乐看作三维立体图画,不仅要用耳朵去捕捉,而且还需要所有感官一同出动,用鼻子、眼睛,甚至双手。演奏德彪西前奏曲时波利尼依旧很淡然,这种淡然在肖邦身上显得色调过冷,但是在德彪西身上反而恰当了很多。他用手指清晰拨出德彪西的层次,就像一张张图画的叠加,最后合成一幅。如果将它们拆解开,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图案,留白很多,意向简单,但是合起来确实精美绝伦。但波利尼依旧是波利尼,他是严谨的工笔画家,前奏曲中少了些随意的涂抹,少了点浑然天成的自然气,少了点印象派颠覆式的叛逆。季雪金的德彪西明暗对比强烈,在光影的交织中,朦胧飘渺的感觉使人悠悠然不知身之所在;弗朗索瓦的德彪西意境温暖,充满法国画廊的精美气质,每首前奏曲都像一幅悬在墙上的画作,色彩构图尽收眼中,虽身在画外,但也算能神游其中了。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