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 阴
做好吃苦的准备
明天就要出发啦!
今天我(即胡锐,后文简称“锐”)和几个同学要再次清点、检查一下支教物品,看看是否有遗漏。几天来,参加支教的同学们不但要准备自己个人的行装,而且还采买了一批支教用品和物资。由于路途较长,需要几次换乘,这些用品和物资必须精挑细选,既要能满足我们的教学要求及生活需要,又不能体积太大、分量太重。
带这么多东西的原因,与这次支教的特殊性有关。
以往,学校研究生会志愿服务部的常规支教活动,都是在北京市的一些希望小学进行;而这次支教,则选择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布拖县亚河小学。这是一次历时近半个月,出发地和目的地相距将近2500公里的跨省支教。究竟一路会发生什么?那所偏远的小学条件如何?谁的心里都没有底。与以往支教相比,显然难度和挑战都加大了。我们都做好了面对最艰苦条件的准备。
刚上任的新考验
研究生会老主席杨瑞鑫(后文简称“鑫”)为联络这所支教学校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了解情况、沟通落实,前后陆陆续续准备了半年多的时间。而就在这次出发之前的两个月,刚好是研究生会(后文简称“研会”)新一年的换届时间,我作为新任研会主席,也马上投入到这次特殊支教的准备工作中。说心里话,作为团长之一,我有压力,感到责任不轻;但内心也很期待,因为从来没有走进如此偏远的地区。
为准备支教用品和物资,我们专门召开了策划会,列出“衣、食、住、行”四大内容,并分别行动。“衣”,包括向亚河小学捐赠的文化衫、文具套盒、竖笛、文体用品、小奖品等。“食”,是个复杂的问题:因为亚河小学没有食堂,我们必须自己开伙,所以做饭用的刀具、厨具、佐料、应急食物等必须准备齐全,否则就会饿肚子。当然,粮食和蔬菜只能在当地买。尽管如此,这部分物资包装起来还是很费劲。“住”,是最困难的事情:路途中西昌是中转地,“青年旅社”物美价廉,是我们的首选;亚河小学没有宿舍,如果在教室打地铺,需要准备气垫、气枕、睡袋,甚至还要准备充气设备。这部分物资分量不轻。“行”,则需要细心地策划,包括准确的往返时间,火车、汽车、住宿、活动之间的衔接等整体测算,还要估计订票所需时间,以免困在路途中。我们还需要给全体志愿者办理保险。好家伙,准备工作真是非常艰巨而烦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