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北美篇

“捕捉”雷电的富兰克林

字体:16+-

来到费城仅半天的时间,我们就看到了富兰克林大桥、富兰克林大道,在第三街和第四街之间的栗树街上还有一座富兰克林的故居及富兰克林科学博物馆。费城人为什么如此敬重富兰克林呢?我们还要好好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人物。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年)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出身贫寒,10岁就因家贫辍学,12岁到印刷厂当学徒工,17岁成为一名普通的印刷工人。后来由于自己的勤奋努力,成为美国建国时期的重要人物。

他一身兼有科学家、发明家、慈善家、政治家、外交家等不同的身份。在科学方面,他的著名的“风筝实验”,对电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发明了避雷针,所以人们亲切地称富兰克林为“捕捉雷电的人”。

为了深入探讨电运动的规律,富兰克林创造了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均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他借用了数学上正负的概念,第一个科学地用正电、负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

在18世纪以前,人们还不能正确地认识雷电到底是什么。当时,人们普遍相信雷电是上帝发怒的说法。一些不信上帝的有识之士曾试图解释雷电的起因,但都未获成功,学术界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产生雷电是由于“气体爆炸”引起的。

在一次试验中,富兰克林的妻子丽德不小心碰到了莱顿瓶(在莱顿城发明的电容器),一团电火闪过,丽德被击中倒地,面色惨白,足足在家躺了一个星期才恢复健康。这虽然是试验中的一起意外事件,但思维敏捷的富兰克林却由此而想到了空中的雷电。他经过反复思考,断定雷电也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于是,他写了一篇名叫《论天空闪电和我们的电气相同》的论文,并送给了英国皇家学会。但富兰克林的伟大设想竟遭到了许多人的嘲笑,有人甚至嗤笑他是“想把上帝和雷电分家的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