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部干旱带的地理位置、政治、军事地位特殊,本地带的区域开发一直受制于政治的变化,是典型的政策主导型开发模式。历史上在政局动**、民族矛盾激烈或游牧民族统治的时期,这里通常以畜牧业为主。在中原王朝政治稳定并向外扩张的时代,灌溉农业往往深受重视而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宁夏中部干旱带的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宁夏中部干旱带在历史上处于中原王朝的边地,是政权更替频繁、民族交锋激烈的区域,在生产方式上,往往是“出之于本族的习俗和利益,而不顾对于自然生态平衡的影响,因而就难免引起若干副作用,还往往贻患于后世”[1]。
秦汉以前,宁夏中部干旱带基本保持自然状态,其景观是在草原背景上镶嵌分布湖沼与森林。西汉初期,在“屯田耕战,移民实边”的边地开发政策之下,该区域得到了大规模的军垦,平原地区兴修水利发展灌溉农业,丘陵台地辟为牧场,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开始发生变化。自汉代至元代,宁夏中部干旱带基本维持着这样的农牧业格局,只是农业与牧业此消彼长,时有兴废。明朝在边疆地区大力实施屯田,明太祖“命天下卫所军卒自今以十之七屯田,十之三守城,务尽力开垦,以足军食……”[2]。宁夏中部干旱带自此进入了大规模农耕开发阶段,丘陵台地也被大规模开垦。尽管如此,为了保证军事上对马匹的需要,畜牧业规模依旧浩大。清王朝前期推行禁垦政策,但中期以后随着人口的快速增加,清廷一改初衷,倡导“借地养民”政策,农牧业生产一度有过繁荣景象。但是,由于不合理开发与战乱破坏,及至清末与民国时期,民生凋敝,田地荒芜。
新中国成立以后,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开发进程明显加快。1949年,该区域人口总数为40×104人,耕地面积为19×104hm2。目前,人口总数已达到147×104人,耕地面积也达到35.1×104hm2,增加了近一倍。作为资源相对富集区,本地区的煤炭、石油、石膏等非金属矿业资源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也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其中,煤炭的开采量已超过2000×104t,占全区煤炭产量的近一半。此外,自20世纪80年代实行吊庄移民扶贫模式以来,本区域已建成8个扬黄新灌区,安置移民18×104人。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台地或山间平原,建成了南山台子、固海、盐环定、红寺堡等大规模的扬黄灌区,在荒漠草原地区再造了一个个新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