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档案 ☆
片名:末代皇帝
外文:The Last Emperor
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编剧: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主演:尊龙、陈冲、彼得·奥图尔、邬君梅、英若诚、卢燕、黄自强、陈凯歌、坂本龙一等
上映:1987年10月23日
国家/地区:意大利、英国、中国
片长:163分钟/219分钟(加长版)
获奖:获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创配乐奖
意大利著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1940年出生,1961年涉足影坛,担任著名导演帕索里尼的副导演。从1964年的《革命前夕》开始,他相继导演了《随波逐流的人》《1900》《月神》《末代皇帝》《偷香》《戏梦巴黎》等影片。1972年的《巴黎最后的探戈》使他成为世界级著名导演。
1.影片缘起:对神秘东方的认识与影片叙事结构
20世纪80年代,贝托鲁奇满怀对东方世界的好奇来到中国。神秘、瑰丽、厚重的东方文明深深地吸引了贝托鲁奇。他反复思量、计划拍摄一部关于中国历史的电影。经过两年实地考察和文本(溥仪的家庭教师庄士敦的论著《紫禁城的黄昏》和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等)参考,贝托鲁奇在取得中国政府的允许后,创作了历史上第一部获准进入北京故宫实景拍摄的电影,在1987年完成了这部承载他个人对历史、对人性、对政治的思考的历史传记片《末代皇帝》。影片叙事着重于溥仪一生坎坷的个人经历,继而折射出整个波谲云诡的时代。如同贝托鲁奇信仰的马克思所说“人是历史的人质”,《末代皇帝》中的溥仪个人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历史的殉难者:历史的起伏导致个人经历的坎坷,溥仪在这些历史事件中扮演了主角,最终又被历史前进的洪流所淹没。他一生几度起落,曾经三次称帝:1909年,年仅三岁的溥仪被迫离开母亲入宫,由于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先后离世,溥仪首次登基,这时,他的眼里只看到大臣陈宝琛身上的宠物蝈蝈,却看不到所谓的“大清江山”;辛亥革命爆发后,溥仪退位,封闭在紫禁城中继续他的“小朝廷”;1917年在康有为等人的拥护下,溥仪再次于太和殿登基,恢复宣统年号,仅维持了12天就失败了,史称“丁巳复辟”;1924年“北京政变”,溥仪携家人被驱赶出紫禁城,三岁进宫后却以这种方式第一次踏出宫门;“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在日本人的操控和支持下建立所谓的“大满洲帝国”,年号康德,第三次“称帝”;日本投降后,试图随日军逃亡的溥仪被苏联军队俘获,在苏联被监禁五年后遣送回国;溥仪回国后在抚顺监狱中的劳改经历作为“现在”,成为历史的参照。贝托鲁奇通篇运用闪回手法,“现在”的溥仪在审讯中回忆历史,还原末代皇帝的前半生,完成了本片的叙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