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理论的创始人都希望自己的理论可以万古长存,成为永远的人类遗产。但很显然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一个理论只要尚未消亡,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批评、怀疑和新的思考。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及其理论就是一个例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它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许多富有创造力和洞察力的心理学家开始探索精神分析的新道路。他们发展自己的人格理论,创立自己的心理学派,不过由于他们保留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假设,因而被统称为新精神分析学派(Neo-Freudian)。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产生背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典精神分析学说经历了一场危机,从而失去了在心理治疗方面的垄断地位。申请到精神分析研究机构接受培训的学生越来越少,向精神分析学家寻求帮助的病人也逐渐减少。尽管弗洛伊德本人不断地补充和发展精神分析理论,但还是没能力挽狂澜。大量开业医生对精神分析的滥用,以及各种新的疗法(行为主义疗法、存在主义疗法等)的兴起,使得1920年前后,经典精神分析学派陷入了危机。
造成这一危机的真正原因恐怕还不止这些。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理论的时代,是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性压抑是当时社会的突出问题,这时弗洛伊德从反叛传统人类文明、解决性压抑的角度提出了激进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确不啻为一场革命。但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国家,人类的处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的社会束缚丧失,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技理性急速膨胀,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新的病态心理现象,即生活的无意义感、精神异化、焦虑、孤独、恐惧和忧郁,对此,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已明显力有不逮。另一方面,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都逐渐停滞下来,由激进退缩为顺从,企求得到人们的尊敬而不是创造出更为先进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