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性观
与华生的观点一致,斯金纳认为人性无善恶好坏之分,是“中性”的。一个人出生时是没有善或者是恶的,他以后所获得的善或恶乃是行为的结果。每个人人格中所谓的意欲、倾向、素质等都是习得的,所以没有必要去寻求所谓的人性。
二、人格概念
斯金纳认为,人格只是通过操作条件反射而形成的一种惯常性的行为方式。如果能够认识、操纵和预测人的行为,那么就没有什么人格问题是不能解释和解决的。斯金纳的人格概念突出了行为的特征,包括如下内涵:
(一)操作性行为与反应性行为
斯金纳认为巴甫洛夫用条件反射概念来解释行为是比较恰当的。但是,他不完全赞同“在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中,每一次对条件刺激的反应,必须由无条件刺激引发”的说法。他认为一个事件可能在没有任何能够观察到的刺**境下发生。因此,斯金纳将有机体的行为分为两类:反应性行为(respondent behavior)和操作性行为(operant behavior)。反应性行为又称应答性行为,是指由某种特定的、可观察到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即经典性条件反射下的行为。这类行为的发生和先前刺激之间存在着刺激(S)—反应(R)的直接联结。而操作性行为与反应性行为相对,是指在没有任何能观察到的刺激出现的情境下发生的有机体行为。斯金纳通过老鼠实验发现并研究了操作性行为。
斯金纳将老鼠放置在“斯金纳箱”内,箱壁上安装着一根能活动的横杆,它的下面正对着一只食盘和喷水口,只要横杆被压下,就会有食物和水送入水箱。同时,连接在箱外的一个设备就会画出一条线,自动记录下横杆被按压的次数。斯金纳观察到,一开始老鼠只是偶尔碰到横杆,结果获得了食物,此后它便会反复地按压横杆。老鼠习得了按压横杆的行为,并不是对某种刺激所做出的反应,而是由于行为的结果而习得了。斯金纳将其称为操作性行为,这一过程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