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抄齐桓公的作业
公元前643年,春秋第一位霸主齐桓公不潇洒地走了。少了这位监督大家的老班长,天下再度陷入混乱,齐国进入几大公子争君位环节,晋国和秦国在闹矛盾互相打来打去,南边的“楚蛮子”不断蚕食周边小国,甚至触手一再伸到中原,小一点的诸侯心里更方了,接下来要怎么办呢?
“跟着仁义走啊”。宋襄公举着仁义大旗站出来,当“仁”不让地说。
宋襄公什么来头,为什么有勇气想来接齐桓公的班?
宋国,周朝的客人。这么说是因为,宋国是商朝人的后代,作为曾经的天子,周朝也不好随便自认是他们的领导,为了客气,和宋国打交道时,双方一直施的是宾主之礼。意思是,咱俩是平等地位。
宋国的开国君主是纣王异母哥哥微子启,作为亡国后代,宋国人大部分都认为天命已经不再眷顾商人,因此一直老老实实地过日子,但到了宋襄公时代,他觉得自己的仁义道德哪点也不比周人差,再说,哪吒都说了“我命由我不由天”,所以,他想为自己争一争。
宋襄公之所以有这种自信,是因为,他多少还是有些群众基础的。当年,宋襄公的爹宋桓公准备领盒饭谢幕时,还在做太子的宋襄公忽然握着宋桓公的手说了个让他爹垂死病中惊坐起的话——我想让位。
宋桓公忙问他想让给谁,理由是什么?
宋襄公说:“给我异母的目夷老哥呀,他比我年纪大,又很仁义,一定能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宋桓公很欣慰儿子之间的友爱和睦,转头问目夷怎么想。目夷连忙摆手拒绝:“要说仁义,老弟要把整个国家拱手相让,谁能比这更仁?我是做不到。而且我本来就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说完就不在旁边伺候了,让国君和太子自己处理好接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