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房车旅行,和萌妹子出发

第五百零五章 是啊,来都来了

字体:16+-

红米不耐肥,因此,聪明的哈尼族人便选择利用当地的地理特点,发明了令人赞叹的施肥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赶沟。

高山森林的地面,由于罕有人至,因此总会堆积无数落叶、枯枝和动物的粪便。

这些东西形成肥沃的腐殖质,而在每年雨季来临的时候,森林中的这些富含有机物质的腐殖质,就会顺着雨水冲入沟渠,一路把这些富有营养的腐殖质带到梯田。

第二种方式是冲肥。

各村都开挖了一个大水塘,这个水塘也就是积肥塘。

平时就将人畜的排泄物和可以腐殖的垃圾倒进水塘,在水塘中沤成高效农家肥。

等到春季栽秧的时候,引山水冲过水塘,从而将肥料引入到梯田中。

于是乎,水稻、稻花鱼、鸭子、山泉水和肥料,就这么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山体的高低让水流动,鱼群和鸭群的村寨,也让整个系统更加灵动起来。

最终,依靠着这样的一个动态多级食物链结构,让动植物之间进行循环利用。

李浔讲述完之后,李萌萌明白了。

其实这原理也简单。

先不说那么复杂,就拿稻田鸭来说。

在春耕时节,田里插完秧之后,就可以把鸭子直接全天候地围养在稻田里。

直到禾苗抽穗灌浆时,再才把长得肥大的鸭子赶上来。

而最神奇的就是,鸭子成长的这段期间,鸭群全天候在稻田里觅食。

这些鸭子的存在,就像辛勤的农夫一样。

那些很难对付的杂草和虫子,都纷纷进了稻田鸭的肚子里,成为饲料。

与此同时,鸭粪又是上好的有机肥。

鸭群散养在水稻田中,日夜不停地啄食和搅动,直接就促进了水田养分物质的流动。

这样不仅让水稻可以更好的吸收养分,还能为水稻得生长起到除草、捕虫、施肥等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