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洞悉人性:在复杂关系中让自己活成人间清醒

再好的关系,也要注意分寸与距离

字体:16+-

杨泓是某一美容产品的代理,为了给自己拉来更多的生意,她几乎每天都在忙于参加各种社交宴会,而且极尽所能地去接近别人。只要知道哪位亲朋好友有困难,她就会主动去帮忙,即便有时对方百般推辞,她仍表现得十分热心。

例如,一个平时偶尔有往来的大学朋友婚前意外怀孕了,杨泓得知后比当事人还着急,不停地询问“你到底打算怎么办”,还主动帮对方联系医院;邻居和丈夫正在闹离婚,杨泓每天下班后就前往对方家中劝解……

杨泓这样做本是好意,但当事人不但没有领情,反而抱怨杨泓太过热情,让人很有压力……就这样,周围的亲朋好友,有什么事情也不敢轻易让杨泓知道。杨泓的朋友越来越少,生意并没有多大改观,还一度停滞不前。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要为杨泓喊冤叫屈,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的话,你需要好好了解下“人际距离”这一概念。所谓“人际距离”,是指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大学的人际心理课上,我就了解到“人际距离”分为两种:一种是空间距离,这种距离很容易理解,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两个人相处时身体所保持的一个比较固定、比较平均的距离;另一种是心理距离,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想保留一个相对私人的空间,对外开放的程度取决于彼此之间的认同度有多高,感情有多深。感情越深,我们可以说心理距离越近。

那么,空间距离是否和心理距离有所联系呢?答案是“有”。

据我观察,一般情况下,空间距离越近的两个人,其心理距离也越近。当然,在特殊情况下,空间距离并不能完全衡量心理距离。比如,我们在公交车上的时候,人很多、很挤,每个人的空间距离都很短,时常会有“零距离”接触的情况,但你不能因此就说公交车上紧挨着的两个人感情非常好。但是抛开这些特殊情况不谈,空间距离在一般环境下还是能很直观地反映两个人的心理距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