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 Broadway 小剧场
如果将1894年的慈禧万寿庆典视为大舞台,清朝的民间则只存在非百老汇的小剧场。
清代的说书业相当繁荣。以苏杭沪为中心的评话(说大书)和弹词(说小书),以及从北方农村逐渐流入京、津等大城市的鼓书极为兴盛;此外,北方大鼓、竹板书、子弟书、山东快书、河南坠子和后起的山东、苏北琴书,以及南方的扬州弦词,浙江南词、渔鼓,广东木鱼书,四川竹琴、相书等等也很流行。说书内容从演义、英雄传奇到公案侠义、烟粉灵怪都有。上自宫廷府第中的帝王将相、士绅,下至勾栏瓦舍、茶肆酒楼里的市镇平民,都是忠实的听众。擅长说书的石汉曾专为皇太极说书六年;江南评话家韩圭湖是顺治内廷供奉;大说书家柳敬亭虽主要在各地热闹场所献艺,亦常周旋于文坛幕府之间。
张次溪《人民首都的天桥》第四章第四节谈及大鼓书:“彼等(鼓书艺人)系于清初从龙过来,初为传道,所唱之词除劝善外,暗中兼有劝人服从清朝的性质。故彼等在内务府有龙票八张,每到各州县唱劝时,可携龙票前往……到各县预先报名,则各县堂上旁边特设座位,以便说唱。至一切费用,亦归县中供给。”
小剧场中公案小说的兴起,和清代国运转衰等社会时代的特点密切相关。自嘉庆以后,大小官僚贪污成风,民间反抗不断。嘉庆元年爆发川楚白莲教起义,先后参加者达数十万人,转战五省,前后历时九年。嘉庆十八年,天理教首领李文成在河南起义,林清一支曾潜入北京,一度攻进皇宫。道光十一年底发动的湘西瑶民起义,持续二十来年。据不完全统计,鸦片战争后十年间发生了一百多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仅1847年就有二十六次。咸丰元年,席卷全国的太平天国革命和捻军起义差点儿让清朝提前退出历史舞台。当时,八旗军和绿营军腐败堕落,缺乏战斗能力。《清仁宗实录》记载,八旗驻防军久不操练,业务生疏。有一次,嘉庆在杭州阅兵,八旗士兵箭箭虚发,满人虽有马背民族之称,但甚至有士兵从马上掉了下来。绿营兵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将领们克扣军饷争置田产;军队每到一地,将官纵兵大肆抢劫。有战事则一触即溃。面对这种情况,统治者不得不调整工作思路,一方面转而重用各州县地主武装的“团练乡勇”;另一方面在剿杀主流不变的前提下,更加注意策反工作。清廷在以上两方面的工作中都收到了明显的实效。咸丰、同治皇帝用曾国藩湘军和李鸿章淮军围歼太平军和捻军,又招抚张嘉祥(后改名张国梁)、李昭寿等反攻太平军和捻军。公案侠义小说中的卢方和丁家兄弟以及黄天霸、贺天保之流,便是地主武装和变节分子起而效忠王室的现实反映。也就是说,公案侠义小说这种内容上的改变,是顺应清王朝的政治需要而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