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以求真为尚真之反面有二:一曰误,二曰伪。正误辨伪,是谓鉴别。
有明明非史实而举世误认为史实者任执一人而问之曰,今之万里长城为何时物,其人必不假思索,立答曰秦始皇时。常人每语及道教教祖,辄言是老子。似此等事,本有较详备之史料,可作反证;然而流俗每易致误者,此实根于心理上一种幻觉,每语及长城辄联想始皇,每语及道教辄联想老子。此非史料之误,乃吾侪自身之误,而以所误诬史料耳。吾侪若思养成鉴别能力,必须将此种心理结习,痛加涤除然后能向常人不怀疑之点能试怀疑;能对于素来不成问题之事项而引起问题。夫学问之道,必有怀疑然后有新问题发生,有新问题发生然后有研究,有研究然后有新发明。百学皆然,而治史特其一例耳。
顷所举例,吾命之日局部的幻觉。此外尤有一般的幻觉焉:凡史迹之传于今者,大率皆经过若干年若干人之口碑或笔述,而识其概者也。各时代人心理不同,观察点亦随之而异,各种史迹,每一度从某新时代之人之脑中滤过,则不知不觉间辄微变其质如一长河之水,自发源以至入海,中间所经之地所受之水,含有种种杂异之矿质,则河水色味,随之而变。故心理上的史迹,脱化原始史迹而丧失其本形者往往而有。幻觉一起,则真相可以全蔽,此治学者所最宜戒惧也。
《中国历史研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