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国之冬

第23章 代跋·课堂上的题外话

字体:16+-

我大学本科读的是中文系,但是当时的系主任王静芝先生每一年在新生入学的时候,都会耳提面命、谆谆训教:坚持让所有的同学都要习惯改口,称本系为“国文系”,而不是“中文系”。因为后一个称呼,是像称谓英文、日文、德文、法文一般地将自己国家所使用的语文客体化了。

然而,在静芝老师眼中天经地义的道理,几十年后的青年学子就显然迟疑得多,他们甚至会认为:不过就是语文学习,有那么不能客观之必要吗?

对于文化传承欲振乏力的忧虑和感慨,静芝老师是有先见之明的。在他亲授的大一“国学导读”的课,他罕见地说过一次课外闲话。话题,就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一次特考,距离上课当时,不外几度春秋的光景。昔年外交人员特考的作文题目是:“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这个题目出自《论语·子路》,翻译成白话,意思说的是:“即使能够熟读《诗经》三百首,而若是授予他政务,却没有能力处理;派他出使外国,也不能单独做主应对,虽然读过的诗那么多,又有什么用呢?”静芝老师还苦笑着说:“要是放在今天来考,外交部门大概一个人也招不到。”

“专对”,一个日常上的罕用词;专,是“专征伐”的“专”。发动对于某一诸侯国的战争行动,原本是周天子的特权。然而,当周天子积弱,或者是某一诸侯拥有了可以和周天子相抗礼的国力、声望之时,天子会不得已地将征伐的权柄出让给这诸侯,故称“专征伐”——而“专对”,则是奉命出使他国的大夫,也必须在不得凡事请命的异国谈判环境限制之下,拥有独立判断、做出主张的能力。

特考命题如此,大约是希望一个有志于斡旋涉外事务知情人应该有能力发表其“专对”的主张。跟外人谈判,毕竟不是语言沟通顺利与否就能完事的。谈判者对于自身立场所应坚守的权益必须有极为深刻的理解,以及极为坚定的信念。静芝老师于是说了一个清代末年的外交故事。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