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梁衡中学生阅读与写作必备套装(全2册)

第66章 用文学来翻译政治

字体:16+-

时值建党90周年,散文集《红色经典》再版,编辑约谈一点创作体会。

我一直认为文章写作主要有两个目的: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文章最后作用于读者的或是思想的启发,或是美的享受,可以此多彼少,当然两者俱佳更好。文章的题材可以是多样的,有的便于表现美感,如山水;有的便于表达思想,如政治。但政治天生枯燥、抽象,离普通人太远。其中虽含有许多大事、大情、大理,却不与人“亲和”,难免敬而远之。怎样既取其思想之大,又能生美感,让人愉快地接受,就得把政治翻译为文学——发扬其思想,强化其美感。文学是艺术,如同绘画、音乐一样,专门给人美的享受,但它又不像绘画、音乐那样是纯形式艺术,它有内容,有灵魂,内容美加形式美有更强的震撼力。

写政治题材的文章,不怕缺思想,因为那些经典的思想早已存在,它比作家自己苦想出来的不知要高出多少。怕的是翻译不好,转换不出文学的美感。而一般读者首先是为了审美而阅读,如果只是为了思想,宁可去看政治或学术读物。这种翻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主要体会如下。

一、选择适合的典型

用文学翻译政治就是借政治人物、事件的光芒来照亮文学领地,照亮读者的心。文学是典型艺术,红色经典虽然足够宏大,但并不是所有的政治素材都能入文学,它还要符合文学的典型性。选材时我力求找到每一个人物或事件的最亮之点。如写毛泽东就选他延安时期最实事求是的那一段(《这思考的窑洞》),写周恩来就写他最感人的无私的品德(《大无大有周恩来》),写瞿秋白就写他坦诚的人格(《觅渡,觅渡,渡何处?》),还有选取西柏坡等这些能代表历史转折的关节点。而对人物又选其命运中矛盾冲突最尖锐的那一刻,而这多是悲剧的一瞬,却最易看到其生命的价值。如庐山会议上的彭德怀,“文革”中在江西被管制劳动的邓小平。历史又从来是现实的镜子,典型性就是针对性,这些已往的红色经典移入文学作品要能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已为实践所证明其正确;二是针对现在的问题仍有批判、指导、启发作用;三是为读者心中所想所思,有受众。我严格遵守这三个条件,这也是为什么作品一发表就反响较大,以后又被连连转载和再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