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怀旧慢时光

第13章 “吃不消”的东京

字体:16+-

古川绿波

油滋滋这个词,是不是一听就感到油香扑鼻呢?这些煎饺店全都很便宜,又尽是卖油滋滋的食物,因此风靡一时。

自从日本战败后,已过了十年。战前与战后相比,物换星移,想来吃的也变了不少。

很多事物平日没怎么注意,仔细一瞧才发现已然不同。

首先是在东京战后新开的店里,出现了煎饺店。

接下来要聊的以东京为主,大家就听听吧。

所谓煎饺店,就是卖煎饺(正确的名称是锅贴)供人果腹的餐馆。煎饺是中华料理的一种,战前我在神户的道地中华餐厅吃过,在赤坂的红叶点“烧卖”时,店家也给我上过饺子,只不过红叶卖的是蒸饺。所以我想,拿煎饺当招牌的便宜中华餐馆,是战后才在东京开的。

就我所知的范围而言,涩谷有一间叫有乐的简陋小餐馆,是最早开的。那里除了煎饺,还卖猪脚啦、满满蒜头的卤味,以及中华酒等。

继这间有乐之后,同在涩谷还开了一家叫敏敏(正确的汉字我忘了)的餐馆,新宿一带也陆续开了相同的店。

在新宿,我去过一间叫石家的馆子。除了煎饺,还卖炒面、炒青菜等,全都是油亮大火快炒的菜。那儿的客人也爱吃满是蒜头的重油料理,甚至这样点餐:

“老板,来点油滋滋的吧。”

油滋滋这个词,是不是一听就感到油香扑鼻呢?这些煎饺店全都很便宜,又尽是卖油滋滋的食物,因此风靡一时。

煎饺原是中华料理,在东京以前也有,但与高级的中华菜不同。煎饺店与拿拉面当招牌的中华面店也不一样,是一种主打煎饺的平民化餐馆。

继煎饺店之后是大阪烧。

这也是从战前就有的小吃,但数量却比战前不知增了多少倍。总之,大阪烧店四处林立。我吃大阪烧会胀气,所以不爱吃,但冬天时铁板毕竟就在面前,暖暖的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