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第16章 一个没有被荣誉宠坏的人

字体:16+-

申纪兰恐怕是还健在并活跃于政坛的,新中国最老资格的农业劳动模范了,她是建国前在根据地就和李顺达一起带领农民搞互助生产而出名的,是比陈永贵还早一茬的明星级劳模,她又是至今唯一从第一届人大连任至第十一届人大的全国人民代表。她不愧为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见证人。

我和申纪兰同志相识已几十年,在十一届人代会上我们又有缘编在一个团,不由忆起了她的几件小事。

一九七四年,我从内蒙古调回山西省委工作,妻子调山西省妇联机关。申纪兰同志以其声望时任省妇联主任,但大部分时间仍在基层,并不驻机关办公。当时“文革”还未结束,各方面很不正规。我们由外地调来,第一件头痛的事就是没有住房,孩子又小,四处奔波、借住,十分狼狈。老申知道了这件事,找到妻子说:“小宋,我这个主任关心干部不够,让你们为难。不要费劲了,你们小两口和孩子就住在我的办公室吧。反正那房子长年空着,也是浪费。”说着拿出了钥匙。我们再困难、再不懂规矩,也不敢接这把钥匙呀。但心里一直热乎乎的,多年以后还常记起。

还有一件事。当年申纪兰参加各种会议活动较多,机关常要代她填表,其时她从省到县已兼有多种职务,有各种头衔,但她每次都要叮嘱工作人员:“前面那些填不填都行,村支部书记这个职务一定不要落下。”她是一个不忘本的人,常说,劳动模范离开了劳动还算什么劳模。

虽相识多年,我却一直无缘到她的西沟村一看,直到去年春天终于有了一次机会。西沟,真是深山大沟,前沟后沟沟套沟。老申已是七十八岁的人了,领着我翻梁下沟如履平地。她先领我看西沟发展史的源头,解放前李顺达逃荒来这里住的沟底破窑,又看一条条治过来的沟。现在满山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村里依山而建的层层窑洞,比城里鳞次栉比的水泥楼房更赏心悦目。我奇怪这大山里的交通之便,不管哪条沟,车子都可进可出,原来这里也有老申的功劳。过去山区多年通不了路,老乡头年买个猪娃抱着上山,第二年长成大肥猪,却抬不下山。山货运不出,看病难,上学难。作为人民代表,申纪兰对这种关乎民生的现状很是揪心,二〇〇一年她在全国人代会上正式提案,请政府关注山区交通建设。时任交通部部长的张春贤同志立即率人到太行山区调查部署修路。政府亦相应拨款。现在山区已村村通公路、通班车。这通车之便还带来另一情况,常有外省市的村民慕名到西沟来,向人民代表申纪兰反映本地的民情和积案,老申都认真听取。就在刚才她陪我走下一层层窑洞的台阶时,还有一个从东北远道来的中年妇女拦住她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