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毛泽东怎样写文章

第25章 地震教我们如何说话

字体:16+-

“5·12”汶川大地震后,国内外只有一个呼声:抗震救灾。过去常不绝于耳的几种声音,如老百姓对政府的批评,西方媒体对我们的挑剔,社会上的谣言和猜测,统统没有了。大地这一发威,把舆论都震住了。

舆论是比军事的、经济的、物质的等一切硬实力还难对付的软实力。俗话说众口难调,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又百口莫辩,任你怎样解释,人家总是不信。但有一样东西可以对付,这就是事实。要学会用事实说话,用重要的事实说话,用真诚的口吻说话。抗震救灾,检验了我们的经济实力、组织能力,也检验了我们的说话能力、把握舆论的能力。

大道无形,强不言兵,最好的说话方式是不必再说。过去群众对政府的工作有意见,如腐败、效率等等。这次收到地震消息时,总理还在外地回京的路上,立即掉转车头直奔机场,就在飞机上发表抗灾动员。四个小时后,已落地在废墟中指挥救灾。当日就近调帐篷五千顶,十天后又在全国再增调九十万顶。救援队水、陆、空并进,三天内,来自数千里外不同方向的,挂着北京、广州、青岛、沈阳等不同牌子的白色救护车,已按划定分工出现在灾区各县、各镇。这时百姓还有什么话说,无论是灾民,还是全体国民,只有一句话:政府效率高,政府想着百姓。什么是政治?国家、民族的全体大事就是政治,这几天救灾是最大的事,就是政治。儒家的思想“民为邦本”,孙中山说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毛主席说“站在最大多数人一边”,不管是哪一个时代的政府,能给老百姓办事的政府就是好政府。这是人类长期积累的共同的政治文明。此时此刻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最得人心的政府。全国人民高高举起的双手既是对灾区的支援也是在对政府的致敬,哪里还会有什么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