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鸿门宴》一开头就:“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地点、人物一下点出。毛泽东同志著名的渡江新闻稿,开头:“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时间、地点、事件,一笔切入。这种文章时间愈久,愈见风骨。魏巍当年的朝鲜战场通讯要是也这样“哇”着写,我们的战士也就不可爱了。有一篇写抗洪中省、地、县三级领导在现场的通讯,第二节直取现场,写人写事让人落泪。可惜开头很长的一段“哇”文十分碍眼。这“碍”有二,一是在事实前插了一堆与事无关的垒块,二是在事实与读者间插进了一个作者的“我”。就像红娘促成了张生与莺莺的幽会,自己却又不走,非要站在中间插嘴不可。
虽是普通的感叹,一个“哇”字就比“啊”或“哎”有这么多的区别。每个词它周围都有一种无形的包蕴和气氛,如月亮的晕圈。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称此为修辞的积极作用:“语言文字大抵都有它自己的历史或背景,形成它的品位和风采。”“哇”字牌通讯也是一种风采,也有一种作者的心理背景,但这是一种不务实、不全身心为读者、带有三分自我表现的风采,要不得。
“要”字牌言论
十多年前,我写过一篇《“哇”字牌通讯》,是批评通讯写作的华而不实。这几年看稿多了,又发现一种“要”字牌言论。这种言论,几乎是把文件拆分成段,“要”这,“要”那,要读者去照办执行。结构也简单,一“要”到底,有时一篇能数出十多个“要”字。“哇”字牌通讯,透出一种“嗲”气、“浮”气,有做作之态;“要”字牌言论则不用装模作样,是直截了当的横气、霸气,一股强迫命令之气。
报纸和读者的关系是一种自愿结合的我登你看、我说你听的组合,并表现为一种自愿的市场供求,读者在自由地购买或订阅报纸。这中间没有任何的上下隶属、行政约束。一份报纸好看不好看,有没有读者,全靠两样东西:第一,有没有事实信息,这主要靠消息、通讯来传递;第二,有没有思想内容,这主要靠言论表达。思想这个东西很怪,至少有两个特点:一是吃软不吃硬。一个人接受外来的思想时他只表现为理解、接受,而不是盲从。用“要”的方式来命令只会激起逆反和厌弃。就像男女结婚只能通过自由恋爱而不能逼婚。